|
|
新快报记者 黄海昀/文 吉林/图
“欣弗”不良反应事件余音未了,近两天,又传出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发现何首乌会引发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提醒民众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安全。为何近年来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到底怎样用药才安全?
为此,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广东省内启动了“安全用药、合理备药”大型宣传活动。在此背景下,上周五,新快报专门针对百姓常用药如何安全使用请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以及广州中一药业、星群药业、光华药业、敬修堂药业、香雪制药、施贵宝等知名药企代表召开“家庭常备药如何安全使用合理选择研讨会”。 正确看待不良反应报告增多
今年4月以来,“齐二药”、鱼腥草注射液、“欣弗”等药品不良事件接踵发生,据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被老百姓视为相对安全的中成药,新增不良反应比例增长很快,占到所有种类药品新增不良反应报告数之首。而此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并不引人注目,中成药更被老百姓视为安全无副作用而成为家庭的必备药和常用药。
广东省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处处长苏盛锋表示,近两年来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明显上升,并不表示现在的药品不良应比以前增多了,而是表明我们的药品监测网络更加健全,有关不良药品信息更加透明了。事实上,药品不良事件其实一直都有发生,只不过以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不完善,没有收集上来而已。
据介绍,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建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不良反应报告数量1998年才518份,去年已是173480份,七年增加了334倍。而广东省的网络从2002年开始建设,全省去年共收集不良反应个案6388份,较上年增长74%,而今年仅1-7月,就达到7810份。
苏盛锋处长强调,现在老百姓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存在误区,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将药品不良反应与假药、劣药混为一谈,他说,所谓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而假药、劣药则本身就是不合格药品。
市民提着菜篮子买药有隐患
“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市民奉行这样的治病原则。“我家的备用药箱越来越大了!”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老百姓有个头痛、嗓子痛的,就喜欢在自己家的“小药箱”里找点药来对付,这家庭小药箱便成为随叫随到的“健康卫士”。可是,方便的“健康卫士”,背后却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有上百万人存在药物滥用现象,数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然而,对于近年来流行的市场提着菜篮子在平价药店买药的现象,与会的医学专家认为这不值得提倡,因为药品是特殊商品,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廖晓星教授表示,现在的药品说明书非常专业,特别是处方药说明书,主要是写给医生看的,而普通老百姓很少读得懂。就算是非处方药,对于一些药品说明书上所写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患者未必会认真读,就算是认真读,理解也不一定正确。因此,在没有医生、药师指导下,提着菜篮子买药存在用药安全隐患。
广东省中医院肾内科徐大基教授强调,每个病人的病情是有个性化差异的,不能随便听信别人的推荐随便服药,或是根据自己过去的用药经验服药,这是很危险的。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钟键副教授在会上建议,市民在不明原因的症状出现之初,就应尽快到医院就医,而不要“经验用药”,这样可能会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主任江列华在会上表示,对消费者来说,安全权始终是他们的首要权力。作为企业应该在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上尽可能把怎样科学用药的知识传播给消费者。而作为消费者本人,应该主动了解科学用药的各方面知识,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要“经验用药”、“不看说明书用药”。
他说:“安全用药、合理用药,这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来达到的。作为消委会,愿意与媒体以及各大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把药品的不良反应、药品的安全使用等相关知识传递给消费者。”
药品安全在生产过程中把关
与会药企业纷纷表示,药品的质量安全贯穿在原料采购以及整个生产流程中。企业代表表示,为保证药品的安全质量,从原辅料采购到产品出厂采用三级监控体系:第一级:原辅料,对原辅料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原辅料进厂后需检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投料生产。第二级:生产过程中,有专职质监人员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并有工艺员从旁指导,中间产品需经检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下一工序继续生产。第三级:成品,必须经检验室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销售、出货,而在技术创新、硬件设施建设上则均有大量投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