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日益强盛而精神文化上面临挑战的时代终于唤出诺尔曼·白求恩的名字,这无疑预示着我们这群时间的旅客终于在茫茫的河岸田野上发现了那朵在抗战岁月中感动着无数国人的美丽花朵———白求恩的精神之花,不仅是发现,还是来自于对人生的价值与幸福的思量过程中的一种觉醒和呼唤。
随着电视剧《白求恩》的播放,书店里很快就会推出一系列的“白求恩”畅销书,甚至刮起“白”风。这是好事。但,我们有更多的期待。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的期待,例如不是家长期待孩子,不是老师期待学生,也不是官员期待民众,而应该是每个人自己对自己的期待。我们期待白求恩精神归来,融入到我们每个人关于生命的价值、关于幸福的含义、关于职业道德的思考中去,照亮我们心灵中迷茫的角落,从而使我们获得精神力量。
理想根植于祖辈的美德
不论是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还是一位伟大的大夫,白求恩精神的根基在善良和爱心。我们应该追问,生发出他那灿烂理想的种子———善良和爱心来自于何处?追问这个问题,一是让我们进一步把生命价值的砝码放到善良和爱心这一边,而不是物质和名利;一是让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善良的心这个古老的教育话题。
不必去研读关于白求恩成长的学术著作,在少年红色经典《白求恩》这本给小学生阅读的书中就能得到这样一个启示:白求恩纯正的理想来自于他纯正的善心,而纯正的善心来自于他纯正的家庭教育。卓越的家庭教育不是知识或技艺的训练,而是祖辈的美德。白求恩的家族善良热情、乐于助人。他的父亲是一位虔诚的牧师,母亲是虔诚的信徒,祖父是多伦多市享有盛名的杰出医生。父母经常给白求恩讲祖父钻研医学、治病救人的故事。这位少年立志要成为像爷爷一样关爱众生、医术精湛的医生。这是一个十分经典甚至会令一些人觉得老土的家庭教育故事。正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祖辈纯正的精神和奋斗的故事是教育后人、滋育孩子一生的最宝贵的营养。今天,我们在为年轻一代的精神状况担忧的时候,我们可以追问,我们是否在孩子认识世界的最初时刻把纯正的人生方向指出来。换言之,当我们在感叹社会功利化的时候要拷问教育的纯正性,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媒体教育的纯正性。有了这样的追问,新一代人的思想才可能归于纯正。
当电视剧《白求恩》的导演杨阳女士为片中人流泪的时候,她内心深处涌动的不仅是感动而更是急切的呼唤。她觉得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白求恩的纯正的心灵和理性的生命观。我们在唱响英雄赞歌之后的寂静中,要回到一个纯正的人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去那里寻找美德、理想之类精神元素的最初来源和在生活的风波中成长的过程,从而观照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和指引我们日常生活的精神生活。
理想指向时代的土地
看《白求恩》,会谈及一个话题:人生之理想。
他是个富裕家庭的孩子,可是为了自己挣学费和认识普通的工人而去当伐木工,最后几乎成为连自己的母亲也认不出来的流浪儿。他是加拿大有名的胸外科专家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物质用于穷人的医疗事业上。他离开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而到异国他乡的战地医院。他快乐吗?他幸福吗?
他的遗嘱上说得很明白: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是他人生当中最幸福最有意义的日子。
今天,我们来读这样的幸福哲言,正是时候。
梁漱溟先生早就说过:有人把人生的欲望错当成了人生的志向。结果,没有正确志向的指引,其人生便限于无限的欲望中不能自拔。读白求恩的人生,自然想到陶行知先生。白求恩看到穷人无钱看病,便开出了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个为穷人治疗的免费诊所。陶行知先生看到中国的许多农村孩子没有书读,便丢弃高官厚禄到农村去办学。他们的生命因为他们用一生才华关爱世人的人生理想而绽放光芒。他们对人生对幸福的纯真理解比若晨星在历史的天空照亮行人的路。
而更加重要的是,白求恩和陶行知的人生才华都献给了时代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作为医生,白求恩的生命实践于他救治伤病员的岁月中,作为教育工作者,陶行知选择了许多人鄙视的乡村教育。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行业都有一片荒土地,等待世人的关注和耕作。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人生理想。今天的中国有这样的拓荒者,有在岗位上为病人的康复努力奋斗的人、有为学生的成长努力工作的人、有为乡村的文明富裕奔波的人、有为某个科研项目刻苦攻关的人,也有努力为一个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人,他们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尺度不是自己拥有多少物质,而是实现他人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所需。但是,今天的我们,似乎不愿多谈“人生理想”这个词,或许是不敢面对这个问题,或许嘲笑这个话题。
但,我们看《白求恩》,应该谈到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给一个简单的定义:人生理想是关于人生的理性的想象。它的最重要属性是“理性”,所以说它是人生的明灯。它的最巨大的美丽是“想象”,所以说它是人生的艺术图景。如果,我们在各类教育的过程中不谈理想,不重视理想,那么我们的教育如何指导青少年?更可怕的是,当一个人的教育中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时,这个人会陷入迷茫甚至歧途。一个人如此,一代人也是如此!
一个时代有许多的发展任务,经济的、政治的、法制的、文化教育的、交通与信息的、科学技术的、军事与国家安全的、医疗福利的、环境保护的等等,都需要人去实践、去创造。人的人生志向是在时代的土壤中找到自己耕种的园地,春耕秋收,让生命的才华变成供世人正当享用的财富。我们谈人生之理想,就是在善良、理性的指引下,为自己的生命搭建一个遮风避雨的亭台,心灵在那里得到慰藉、得到指引、得到鼓励。
理想照亮日常工作
现在我们视白求恩为伟人,但,他自己认为自己只是一位普通的人,一位普通的大夫,当时,他身边的人没有把伟人的光环戴在他的头顶上,而是赞美他、学习他、关心他。学习他治病救人、钻研业务的精神。伟大的人在将伟大的精神实践于生活。
当年,报纸上有位记者写了一篇关于贫民窟的调查报告,白求恩读了很激动,打电话对记者表示感谢,并邀请记者见面,共同商量如何帮助这个贫民窟。这是他的日常生活,没有人指示他这样去做,相反,可能有人嘲笑他这样去做。可他这样去做了,是他的良知和人生的志向为他作出的选择。中国自古就有“节用而爱人”的古训。这宝贵的人道主义精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只有一个国家的富人知道自己的富裕并非因为自己高贵和能干,并且愿意用自己的财富使更多的人富有,这个国家的精神才是优美的。白求恩说:医生的天职是保证人民的健康。他的工作就是实践着这份天职。
在战地医院,由于缺乏医疗器材,一些手术无法进行,白求恩发动大家一起来制作。医生的创造力得以体现。如果没有对病人执著的关爱,就没有创造的力量。我们看《白求恩》,会不断被感动。被他的善良、他的真诚、他的执著、他的勇敢、他的精湛医术、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对幸福和快乐的真知灼见所感动。然而,他凭什么创造着这样的人生作品?是根植于善良的人生理想照耀着他的心灵,他心灵的光彩绘制出他的每一天。
如果说树叶的理想是在秋天回到大地,那么它们从春天到夏天,都一直在成长,在使自己成熟,只有在季节的橱窗里完全展现了生命的绿,它们才会达到理想。是理想支撑着每一天,它们的每一天都在阐述理想。时下的国人呼唤创造力,其实质是在呼唤理想。纯正的理想是创造力的点燃器。理想当然远大,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但理想的妙处就在于它可以一直照耀你的内心,像是你的星辰。
且说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心中装着理想到乡村去奋斗的一批仁人志士,何时能有丰硕的成果?再说中国的教育改革,如果没有装着教育理想而任充满功利欲望的人去摆布,教育精神何时焕新?理想不是教人舍弃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专为他人做事。纯正的理想是指引人生的才华焕发创造力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供自己和他人一起分享的一种动力。这种动力往往凝聚在某个职业某个专业某个事业的美好图景上,从而指引着人们的每一天都绘制着这幅图景。
白求恩在他行医救人的生涯中就在理想的指引下绘制着心中的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