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54万人转移必要的“夸张”
超强台风“桑美”来临前,温州组织了54万多人转移,这引发了当地人士不同看法,背后的焦点是灾害监测建设
背后速读
“桑美”登陆后,受灾的主要是苍南、平阳、文成和泰顺四个县。 但温州在这四个县之外,其他三区两市两县共转移了近25万人。其中鹿城区七都岛以及龙湾区灵昆岛,进行了全部居民集体转移,但是两地都没有遭受台风袭击
8月11日下午,国家海洋局温州海洋预报台副台长、教授级高工秦明慧赶到苍南县炎亭镇。这里距离“桑美”台风中心马站镇10多公里。“台风中心以北15至20公里,应该是增水最大的地方。”增水是海洋预报台监测的主要指标。然而,与预想的不同,他并没有看到很明显的水灾痕迹。
秦明慧想起了头天晚上有官员半开玩笑地说:“这次海洋预报没有以往那么精确啊,这次转移范围也过广了,从结果上来看,不需要这么大的转移。”在抗击“桑美”中,温州转移了54万多人,海洋和气象部门的预测是行动的主要依据。
此外,他心里更加难过的是,在苍南的马站、金乡和炎亭镇几十公里范围内,海洋预报台都没有自动观测点。“‘桑美’过去了,有很多的历史性资料永远缺失了,让我们没法更好总结它的教训。”
大转移
秦明慧是在8月7日晚得知“桑美”最初消息的,从那时起就悬着一颗心。“预测情况显示,随时有可能是上千、上万甚至十万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
“8月上旬的台风往往在靠近海岸时,移动会不断增强。”秦明慧说,“我们产生了三大担心。”担心“桑美”登陆的时候碰上天文大潮的高潮位,担心风力范围扩大,还担心登陆后向西北方向移动。
“如果刚好碰上高潮位,那就将造成温州毁灭性潮灾,甚至比印尼海啸还可怕,沿海将很难有人生还。”秦明慧说,“即使避开了高潮位,如果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走,温州将受到正面袭击,也将遭受严重灾害。”
8月8日下午,还无法判断“桑美”的具体登陆时间以及具体路径,但是,“当时,各方面的预测都认为,‘桑美’向西北方向移动,将正面袭击温州。”秦明慧说。因此,海洋预报台在“桑美”的预报时,都是往最坏方面考虑。
在递报温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预报中,温州海洋气象两大部门都建议对危险区域内人员进行转移。8月9日下午16时,温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的命令》,要求“各地务必在10日上午10时前将危险区域转移至安全地带,有关人员转移和安置情况于10日12时书面上报我部”。
转移令下发与完成转移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8个小时。“转移的艰难你是难以想象的。”温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凡说,“不能晚了,但也不能早。时点不对,风和日丽的话,居民根本就不愿意转移。”
据温州地方媒体报道,温州市10万党员干部投入转移,为了动员村民撤离,一些乡镇还向每人发放了安置金。包括安置金和交通费,转移每一个人,政府付出的成本是100多元。
8月10日14时,温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统计的转移总人数是509708人。“台风登陆后,还有一些人员转移,前后大概在54万人左右。”54万人,创下了温州历年转移人数之最。黄凡记得,此前最大的转移是30多万人。
“桑美”登陆后,受灾的主要是苍南、平阳、文成和泰顺四个县。但温州在这四个县之外,其他三区两市两县共转移了近25万人。其中鹿城区七都岛以及龙湾区灵昆岛,进行了全部居民集体转移,但是两地都没有遭受台风袭击。
10日晚上20时,海洋预报台明确判断台风并非向西北,而是向西移动。“一般的人看来,西北与西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我们马上就知道,温州终于躲过了一劫。”秦明慧说。
“桑美”过去后,温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在8月11日统计全市死亡人数是81人。从这来看,气象专家认为这次温州的预防工作是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不过,一些官员认为,从结果来看,并不需要转移几十万人,海洋预报关于潮位预测,比以往的偏差大了很多。
8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温州市海洋预报台上报温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最后的潮位最高预测是7.4米(以吴淞基面为准)。10日晚上,在“桑美”登陆时,温州有记录的过程最大增水是3.58米,实际最高的潮位是6米出头,与最后的潮位预测相差60厘米左右,“以往都是差几厘米,最多是10多厘米。”秦明慧对这次的过大误差直言不讳。在业内,一般误差在30厘米以内,都被认为是合理误差。
秦明慧解释:“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台风登陆后移动方向、速度都无法精确。而且由于各预报部门对于西北方向的共同判断,让我们始终将确保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也不敢像以往一样追求精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