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8月23日电 (记者蔡玉高、周润健)随着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关于行星定义的第三种等待表决的方案的出台,冥王星将很有可能在本月24日之后退出大行星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此前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另外再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也将流产。
我国行星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究竟如何定义行星是本届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按照此前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为二级行星。
然而,该方案由于其折衷性和妥协性,受到了行星专家的反对。专家们为此展开了激烈讨论,最后由17位行星专家提出了行星定义的第二种方案。第二种方案认为行星应该符合三个条件:必须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能依靠自身的重力,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的形状达到近似球形;天体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按照此种方案,太阳系中,目前只确认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8天体为大行星,冥王星则不在大行星之列。
考虑到第二种方案更加科学,由行星专家、历史专家、文化专家组成的7人行星定义小组在一定程度地接受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废除了第一方案,形成了第三种方案。按照第三种方案,行星要符合三个条件:必须要有足够大的质量,要能够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该天体在公转区域中起着支配性质的的作用;该天体要绕着太阳公转。
王思潮介绍,刚刚提出的第三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大同小异,其最终的结果都将是把冥王星剔除出大行星的历史舞台。相比而言,第二种方案对于行星的定义范围更广,它将太阳系外的行星也纳入进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