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是宝钢权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不出所料,它以价格跳水的形式作了最后的谢幕演出。
当初,宝钢权证上市时,其市值曾经达到4.89亿元(以交易首日的收盘价计)。而现在在结束交易时,市值仅0.12亿元,几乎缩水98%。 4.77亿元资产(如果加上交易成本就更大)就这样烟飞云灭,这确实让人感到扼腕可惜。而透过这样一出资本游戏,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应该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教训。
宝钢权证是作为股改的产物登场的,客观上G宝钢的大股东把它当作了对价的一部分。从股改的原则出发,股改对价应该由非流通股东来支付,以派发权证作为对价,本身是值得商榷的。但是,这种具有创新色彩的形式,在当时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以致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权证炒作之风。
于是,当宝钢权证一上市,它就在市场上形成了几亿元的市值——而这部分市值,的确可以看作是G宝钢流通股东所获得的一部分对价。随着宝钢权证炒作的升温,价格一度达到2.38元,此时的市值超过了9.22亿元。按照G宝钢4.32元的净资产来计算,相当于2.13亿股股票。市场就这样为G宝钢的大股东,支付了巨额的股改对价。
但是,这些毕竟只是纸上财富,由于G宝钢的股价在权证上市以后不久就跌破了权证行权价,并且持续到现在。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其时间价值慢慢消磨以后,权证的实际价值也在逐渐趋向于0。
换言之,如果持有宝钢权证而没有及时脱手的话,那么到宝钢权证行权时,权证几乎就变成了废纸一张。如果在一年前,这样的一张废纸,显然是不可能成为股改对价替代品的,但是经过在市场这么一转手,居然一度膨胀出为10亿元的资产,形成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泡沫,从而为G宝钢的大股东顺利完成股改,出了很大的一把力。而现在,事过境迁,没有人会对宝钢权证价值的消亡负责,因为这是市场行为。的确,无论是股价炒高还是下跌,这些都是在市场上完成的。
那么,市场上那些宝钢权证的炒家为什么会这样愚蠢呢?明知这将是一张废纸,却还是会前赴后继地进行炒作呢?显然,这里存在大量不合理的行为,以至于有媒体在宝钢权证炒得十分疯狂时,大声疾呼要停止其交易。
回头来看,这里的问题在于,这样一个投机品种,在市场上却获得了各种交易上的便利,譬如很大的涨跌幅范围,以及T+0回转交易等等。这些在正常的股票交易中无从得到的倾斜,使得大量短线资金云集在权证之上,以击鼓传花的心态进行投机操作。大家都认为这是在博傻。只是期望有人比自己更傻。当然,这种操作,从根本上讲是不可能成功的。当宝钢权证最后以0.031元结束它的使命时,人们看到的是一场投机的真正失败,当然同时也是大量财富的毁灭。
现在人们已经告别了宝钢权证,接下去还要告别万科权证。这将又是一个投机失败的典型案例。作为市场中人,从宝钢等权证的走势中,应该能够吸取很多教训。
也许,只有经过这样的惨痛教训,大家才会真正认识到,以权证为股改对价,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靠不住的。还有,当一种产品被允许出现较大的投机时,往往正是这些产品的泡沫在滋长,这是异常危险的。
还有,权证的风险不同于股票,它本身是“速朽”的,无法以时间来换空间。无视这方面的风险,到最后很可能是血本无归。如果投资者对这些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这次宝钢权证的谢幕,还可以说是有点意义的——它对权证投机者敲响了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