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是在德国工作的波兰人,他含蓄、斯文,不太善于言谈。作为外籍专家,他在武汉凯迪电力环保公司这个有着近千人的大家庭里,已经工作和生活了3年多。除了生活、精神上会得到一些特别的关照以外,公司里谁也不把他当外人。 因此,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这里工作得相当愉快,而且,他的中国同事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很强,公司“正在攀登同行业国际市场的巅峰”。今年初,当3年的工作期满后,他选择了继续留在凯迪。
安吉的主要工作是培训中国员工,参与一些煤电厂脱硫项目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他并不是凯迪唯一的外国专家,在公司发展的10多年时间里,他和60多位外国专家一道,参与了凯迪的发展,见证了凯迪的成长。
初尝引智甜头
1993年成立的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最初凭借着自主研制的系列高效清洗除垢剂和灰水阻垢剂产品,为燃煤电厂提供不停运在线清洗服务,并以此为起点开发电厂水处理技术。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国外的水务巨头,希望同它们进行技术引进和合作,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武汉市外国专家局的帮助下,凯迪与多家国际知名的水处理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先后从英、美公司引进了凝结水精处理再生单元锥体树脂分离技术和电去离子净水技术等,并邀请数十位外国技术专家到公司进行技术指导。
公司在注重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创新的意识。通过引进技术,公司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占领了全国电厂水处理70%以上的市场。1999年,凯迪公司成为第一家国电公司推荐上市的环保企业。靠引进国外智力,公司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续写引智新篇
上市后,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凯迪公司调整了发展战略,决定从传统的电厂水处理转向环保产业的开发和应用,并将燃煤电厂的烟气脱硫工程作为业务重点。
当时,我国自行开发的烟气脱硫技术大部分停留在实验阶段,与国外先进、成熟的烟气脱硫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兼之各类技术设计人员和工程实施人员奇缺,要发展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并将其工业化和产业化,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公司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继续走投入小、产出大的引智捷径。不过,有了第一阶段成功的引智经验,这一次,公司制订了一个立体的引智方案,即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相结合。通过购买国外一流技术,快速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通过引进外国专家,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人才。在引进国外脱硫技术和专家的过程中,凯迪也多管齐下,一方面请武汉外专局帮助牵线,另一方面请正在合作的国外公司推荐,并到国外与外国专家接洽。公司甚至不惜重金,委托国内外知名的猎头公司帮助寻找。
经过多方努力和艰苦的谈判,从2001年起,公司买断了德国WULFF公司干法脱硫技术(全球唯一拥有300兆瓦干法脱硫工程业绩的公司)和美国巴威公司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全球烟气脱硫脱硝领域排名第一)。凯迪借此成为当时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干法和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公司。
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公司通过消化吸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先后引进了60多名外国专家长年工作在凯迪,帮助公司在“脱硫核心技术的设计研发与创新”、“脱硫工程的调试与运行”、特殊专有设备的设计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凯迪逐步成为国内最大的脱硫公司,几乎占据了国内50%的市场并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国产设备。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企业的综合实力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在局部技术领域如600兆瓦以上大型机组干法脱硫技术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改变了我国烟气脱硫行业“核心技术普遍依赖引进、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的现状。
目前,公司在建和已经完成的烟气脱硫项目30多项,申报了18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国内公开的专利为61项)和10项国际专利,成为国际上首家掌握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公司。应该说,通过成功引智,凯迪公司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利用国外先进的原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凯迪基本实现了烟气处理核心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干法脱硫工艺为例,关键技术和设备国产化前,火力发电厂每千瓦机组脱硫造价平均千元以上,国产化后降至200元左右,按每年新增发电机组火电2500万千瓦计算,仅此项目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投资超过百亿元。
回顾10年来走过的历程,公司管理层深有感触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引智是公司发展的加速器,引智缩短了公司做大做强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