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解读中国救灾应急机制
“24小时内要赶到灾区”
本报记者 李明三
北京报道
超强台风“桑美”登陆逾10日,福建省福鼎市的灾情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8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播出的“福鼎海难:避风港为何变成死亡港”节目中指出,台风过后死亡人数成了敏感话题,当地民众对政府预防和救灾措施提出批评。
8月21日,由民政部和国际民防组织共同主办的“灾害应急管理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在培训班上作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与政策”的报告。
据王振耀介绍,“中国可以说是一个自然灾害的博物馆”——各类灾害都有,近几年来每年受灾人口通常保持在两亿左右,2005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42亿。就中国救灾应急机制是如何运转的问题,王振耀接受了本报专访。
“最后一道安全线”
《21世纪》:救灾是每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你如何评价这项工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王振耀:救灾工作有很强的政治性,从中央领导到全社会,都高度重视。我从事救灾工作以后,翻了很多历史书,发现这也是政府能否维持正常运转的最后一道安全线。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一般都和自然灾害的救助有密切联系,如果政府处理不了大灾,很快就会出现人口大量死亡和流离失所,引发起义和暴动,这个王朝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国际社会也是这样。去年的卡特里娜飓风,使美国人第一次改变了国家安全观念。他们觉得美国仅仅应对恐怖事件还不够,恐怖事件对美国还不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完全可以把美国的综合国力打垮。
正是因为救灾工作极其重要,国家明确了两小时报灾规则。如果一个县,或者一个地区发生了死亡十人以上的灾害,两小时内,县级民政部门第一时间掌握了解灾情,同时报告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我们还建立了一套24小时灾情监测机制。每天早晨8点以前,国家减灾中心都要发出一个简报《昨日灾情》,截止时间是当天早晨7点。
灾害体制转向以人为本
《21世纪》: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救灾体制。这套体制是怎么组成的?又是如何运转的?
王振耀:建国以后,我国灾害管理体制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1950年国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救灾委员会,这是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以抢险为主的一套体制。最近几年,灾害体制转向以人为本,每次灾害死了多少人,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点。
国家层面上我们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组织协调全国抗灾救灾工作。这是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主任由国务院分管农业、救灾和民政的副总理担任,减灾委成员单位有34个,基本上包括了军队、武警以及红十字会。
国务院为了整个救灾工作协调的方便,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了四个工作机构,一个是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第二是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第三是救灾救济司,第四是国家减灾中心。这四个机构实行一体化运作。建立这样一个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都是为了保证综合协调机构的有效运转。
减灾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不间断地对全国灾情进行监测,随时对灾情实施预报和评估。
24小时到达灾区
《21世纪》:《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救灾活动是怎么规定的?
王振耀:国家自然灾害救助的预案系统,是去年开始建立的。预案规定了四级响应机制:
一级响应由副总理决定,死亡人数超过200人,就由国务院启动响应,主管副总理得直接赶赴现场。
死亡人数超过100人,紧急转移80万人,倒房15至20万间,由民政部部长决定启动二级响应。
三级响应由民政部主管救灾的副部长决定,条件是死亡50到100人,紧急转移人口30到50万,倒房10到15万间。
救灾司则定四级响应。我们就三个标准:一个是死亡人数超过了30人,不到50人,救灾救济司要响应;紧急转移要超过10万人,倒塌房屋超过1万间,我们也要响应;再就是地震5级以上,死亡20人。
去年民政部共启动响应30次,其中4级响应24次。
《21世纪》:启动响应程序以后,救灾人员如何行动?工作如何展开?这些国家都有规定吗?
王振耀:我们应对自然灾害建立了一套应急响应的非常具体的工作制度,首先救灾救济司要进入值班状态,第二是联合组建工作组,24小时内要赶到灾区,无论如何要和灾民接上头,救灾物资也要在24小时内到达灾区。最后,中央应急资金72小时内要下拨到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