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莎,11岁,崇贤镇崇贤村五年级学生。她是本次“百名学子充电计划”最早的报名者之一。
昨天,在采访了她的家人之后,我试着还原她一天的生活。没有想像中贫困孩子的愁眉苦脸,她始终微笑着,做着超越她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干的活;没有想像中贫困孩子的敏感胆怯,她很愿意和陌生人聊天。 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如夏花般绚烂的女孩。
妈妈眼里她很能干
清晨6点,徐健莎从床上弹起,揉了揉眼,听见爸妈在外屋忙碌的声音,身边只躺着哥哥。他还是那个姿势:面对墙壁,蜷着身子。去年的那场车祸后,他的身子弓得更厉害些。
“哥哥,一切会好起来。”徐健莎心疼地望着哥哥,喃喃自语。
她轻声下床,掩门而出。她家是开小吃店的。妈妈在招呼她:“莎莎,快去镇上买点菜来。”
这是她几乎每天都要干的活。站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小姑娘不想走20多分钟的路。一辆塘栖方向的残疾车开过来,小姑娘手一拦:“伯伯,能带我一程吗?”她笑着说,露出一口可爱的小白牙。
开残疾车的大伯没有拒绝。一路上,小姑娘左一声大伯右一声大伯,把大伯乐得合不拢嘴。
崇贤镇菜市场,小姑娘认识这里很多卖菜的叔叔阿姨。没费吹灰之力,叔叔阿姨们帮她挑选了妈妈交代的菜:西红柿、鸡蛋、青菜。莎莎捧着一大袋菜往回赶,很开心,顺利完成了妈妈交代的任务了。
(徐健莎的懂事能干,是这两年的事。妈妈陆香仙清楚地记得女儿的变化:“她的哥哥是我和前夫生的孩子,大莎莎9岁。以前家里的活都是哥哥干。莎莎跟其他小孩一样,无忧无虑。可去年9月,她哥哥遭遇了一场车祸,视力几乎降为零,身体大不如前了。莎莎看着病床上的哥哥,哭了好几天。突然一天早上,她跟我说要把以前哥哥干的活揽下来。现在洗衣服、买菜、送菜、洗碗都是她在干,而且再也不向我们乱要东西了。其实我们觉得挺亏欠孩子的。”)
众人眼里她是“开心果”
中午12点,店里人越聚越多,厅里三张小方桌,小包厢一张圆桌前,坐满了人。客人都是村里热电厂、橡胶厂的职工,小姑娘都认识,“叔叔”“阿姨”叫了个遍。
“小姑娘,帮我们点点菜吧。”说话的是小伙子小丁,正对着徐健莎家小吃店的热电厂工人。
“吃番茄蛋汤吧。今天的番茄是我买的,新鲜着呢。”小姑娘俏皮地眨眨眼睛。
“那也行,你先唱支歌给我们听。”小伙子不依不饶。
“不唱。”小姑娘退了几步,吐吐舌头。
“那我们就走了哦。”小伙子站起来,装出一副要走的样子。
小姑娘拗不过,唱了一首老师教的校园歌曲。唱到一半,忘词了,在众人的笑声中,红着脸跑到厨房去了。
(事后我采访了小丁。他说:“每天中午,我和工友都会来这里吃饭。小姑娘很讨人喜欢,嘴巴很甜。在饭桌上,我们分享到她第一次吃肯德基的快乐,知道她的愿望是想逛一回西湖,知道她是李宇春的‘粉丝’,听她大声朗诵过自己最得意的作文《美丽的校园》。她为我们繁重的工作带来了乐趣。”)
渴望下学期学好英语
下午两点,小姑娘跑进包厢,靠墙处有一张小桌子,是她做作业的地方。这两天,暑期作业快要完成了。
这个时候,我们来采访徐健莎了。看着这么多陌生人,她有点胆怯。不过很快恢复本性,蹦蹦跳跳地给我们捧来西瓜。
她的确很可爱。眼睛圆圆的,大大的,会说话,还很爱笑。身上穿的背心是舅舅家姐姐穿过的,上面画了只流氓兔,小姑娘很喜欢,学着流氓兔的样,向我们扮鬼脸。
9月1日,崇贤镇一小要开学了。莎莎很想有一台复读机,她想好好学习英语。原来上学期,莎莎的语文、数学得了两个A,可英语很多单词还不会读。我翻开她的英语课本,上面很多单词都是用拼音标注的。
为了学好英语,她这个暑假可没闲着。放假第一周,就到邻村舅舅家,舅舅家有电脑,姐姐帮她进入到一个学习网站,小姑娘ABC学得很起劲。后来,她又花了两星期时间,顶着太阳每天赶去学校参加一个便宜的外语兴趣班。
(我发现,徐健莎家的条件的确很糟糕。她家的小吃店跟我们平常见到的路边小店没啥区别,地方小,小本生意,每年要交一万元的房租。这两年,她妈妈,还有哥哥身体都不好,一年的医药费少说要五六万元。现在,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平时的生活都靠村里和结对的余杭电力局帮忙维持。她妈妈说,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准备等莎莎再大一点,就让她出去打工。徐健莎知道后,没少哭鼻子。她太喜欢读书了。她最喜欢的格言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优秀学子请你推荐
市电力局携手杭州日报联合展开的“百名学子充电计划”,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参与,昨天一天有20多名贫困子弟报了名。徐健莎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们希望能帮助像她这样的孩子,虽贫穷,但阳光、乐观,他们身上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感动着我们。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也请记得告诉我们。我们会竭力帮助他们。大众热线85109999全天24小时开通。
(记者毛长久通讯员张伟华 记者胡冠华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