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胥柳曼)平均年龄17岁的三名上海高中生,凭借改造河流污染的科学试验成果,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中首次为中国人赢得了大奖殊荣。维多利亚公主专门接见了他们,并颁发给他们5000美元的奖励和一尊状似水珠的瑞典水晶玻璃雕塑。 据悉,这是中国中学生第四次参加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的竞争,但却是第一次获奖。他们分别是来自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的高三生翁杰、王昊、萧易。
提名委员会高度评价
记者在该活动官方网站中了解到,包括中国在内,共有27个国家的中学生共同参与本次角逐。这三位少年的课题是关于“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的探索研究。
他们首先把将要受到污染的漕溪河道拦截为几段,并捞出其中受污染的淤泥。第二步,使用漂浮的充气器给缺氧的河道通氧。第三步,使用生态肥料给沿河的树木和灌类植物施肥,并采用生态防护墙防止陆地上的垃圾冲入河道,最后利用水质监控器,曝光那些违法污水排放现象。
提名委员会的评价说,“这支中国团队演绎的河道改造方法不仅环保,而且成本低,有创意,体现了原创性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实施方案,为上海的许多其他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成功的希望。”对于中国学生获此殊荣,斯德哥尔摩国际水协会主席拉尔松表示,因为他们关心自己家乡的河流污染问题,他们的清洁方案很实际,很周密,他们的技术经验具有示范作用。
幕后
他们是利用课余时间研究
三人都是创新协会成员
“我是下午才得知消息,作为老师,我真的替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南洋模范中学团委书记朱莺表示,这三名学生都是学校创新协会的骨干成员。其中,翁杰和萧易还分别兼任计算机创新协会和心理协会的会长。“高二的学习很繁重,他们进行河道的研究全部是利用课余时间,真的很不容易。”朱莺表示,尤其是萧易同学,文理兼优,成绩多次获得年级第一名。
经常到漕溪河采集样品
据了解,今年6月,他们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一等奖后,回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情,仍然在为进一步准备河道的更多数据而奔忙。他们经常穿着河道工的工作雨衣,换好几趟车,从学校赶到很远的漕溪河里采集样品,获得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南洋模范中学副校长刘老师表示,该校学生获得水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学校一直都非常鼓励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且尽可能创造条件。其次,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此次获奖无论在学业方面还是人生发展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收获。
打电话向父母报喜
记者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在获得斯德哥尔摩国际大奖后,这三位同学都给上海家中的父母打了报喜电话。可能是担心国际长途太贵,他们通话时间很短,家长们只知道孩子拿奖了,至于那个奖叫什么名字还一无所知,只好纷纷打电话向学校咨询,并一个劲地感谢指导老师。
背景
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
斯德哥尔摩少年水奖属于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6届“世界水周”活动中的奖项之一。少年水奖起源于1994年,很快从一个瑞典国内的活动发展成一项国际性的奖项。少年水奖旨在鼓励青少年投入到开发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创造发明中,从改善环境、消除贫困、保持生态平衡、节约地球资源等多方面入手,把关乎全球人类生存的水的问题当作激励创造性和好奇心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