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记者刘铮)国家发改委23日发布今年上半年价格举报的情况。交通运输首次超过教育,名列各类举报榜首。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价格举报数目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33%,反映的突出问题依次是:交通运输价格、教育收费、垄断行业价格、医药价格、房地产及物业管理价格。 表明出行、上学、就医、住房和垄断行业价格问题,仍然是群众反映的热点。自2001年中国开通12358价格举报电话以来至2005年,教育乱收费位居各类价格举报榜首。
交通运输价格问题有五个
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价格主管部门查处交通运输价格举报案件同比上升55%,占查处价格举报案件的23.2%。主要问题有五个:
超过规定标准提高票价,一些经营者在节假日期间超过规定幅度涨价;出租车私自加价;违规收取停车费;高速公路施救收费混乱;票价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车站对学生、儿童及伤残军人等服务对象,不执行优惠政策。
教育乱收费占举报案1/5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乱收费一直是群众举报的热点问题。上半年,全国价格主管部门共查处教育乱收费举报案件5231件,占查处价格举报案件总数的19.6%。
价格主管部门在查处教育乱收费举报案件时发现,部分高校未按国家政策要求对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实行同等待遇,收取高额专升本费。国家对招收择校生有“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学校并没有执行。校中校、校中班问题也比较突出。一费制外自立项目乱收费问题在一些学校比较严重。中小学有偿补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垄断行业价格举报大幅上升
报告显示,上半年,价格主管部门查处的电力、水、成品油、电信等垄断行业价格举报案件同比增长了75.3%。
上半年,全国价格主管部门查处通信价格举报案件是去年同期的2.8倍,查处成品油价格举报案件是去年同期的3.1倍。
价格主管部门发现,一些通信公司采取虚标资费、故意夸大优惠幅度等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一些通信公司强制或者变相强制用户开通来电显示、彩铃、彩信等业务并收费,一些短信息服务提供商进行短信欺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