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厦门8月24日电(记者胡苏)“身份证”号码:“SB0117BB060820A1”,“出生”地点:厦门市东孚镇,“出生”日期:2006年8月20日。记者日前在厦门市集美区一家农产品公司看到了这个特殊的身份证”的主人——一棵即将出口的蔬菜。 为了确保出口蔬菜符合农残检测标准,厦门市部分农产品企业建立起一套信息编码体系——蔬菜“身份证”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出口蔬菜的安全性。
日前,记者在集美区的这家农产品公司看到,工人们给正在包装的毛豆打上一行“条型码”,上电脑一查,品种、产地、供应商、生产日期、生产期间的施肥、用药情况等信息一应俱全。
“这就是毛豆的‘身份证’。”该公司的工作人员李德意介绍,这些毛豆的种子来自荷兰,采收后专供出口日本。每天工作人员都要记录毛豆的生长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就得给它们“配药”,并及时录入电脑备查。每份产品进行编码后,其相关信息就被输入数据库,一旦蔬菜出现问题,可直接通过IC卡进行追查。
据了解,种植这些蔬菜的地块在播种之前也已向当地的检验检疫部门申请备案。经过检验检疫人员对土壤情况、周围环境、隔离情况、用药方案的实地考察确认后,种子才可“入土”。期间检验检疫部门还会对其进行多次抽查,一旦发现违规用药情况,将立即终止该地块的生产资格。
目前,厦门市集美区已有十几家农产品企业通过蔬菜“身份证”制度稳定了国际市场,与日本、欧美等地区保持了长期的业务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