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快报记者 黄海昀 实习生 游玉华
全国首家家用医疗器械大卖场开张两个多月便转成了小专柜
经营未到两个月,6月10日在中山八路高调开张的“全国首家家用医疗器械大卖场”,便一派偃旗息鼓之象。
记者昨日在全家福大药房店内看到,刚开张时号称占地面积约600平米左右的家用医疗器械大卖场,目前已经缩减成只有几十平米的专柜。专柜的营业员对记者坦承,在近半个月内,没卖出一台产品。而另一个在药店工作时间较长的老员工则对记者说,事实上,大卖场早在上个月前就已缩减成这样了。这名老员工还表示,如果没生意,可能会完全撤场。
家庭医疗器械行业,曾被美国《财富》列为未来10年增长最快的10大行业之首。全家福的惨淡情形似乎显示,在中国,情况好像并非如此。
两月前放言———三年内打造一流连锁卖场
6月10日,“全国首家家用医疗器械大卖场”在全家福大药房中山八路店开门试营业。当时,在约600平米的卖场内,血压计、血糖仪、轮椅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位置。据药房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把该店打造成以家用医疗器械经营为主的大卖场,除一些相关的药品和日常用药之外,基本退出药品零售。该药房负责人介绍,该店的医疗器械主要是家用医疗器械,而且以终端零售客户为主。 图:对于在药店里购买价值不菲的家庭医疗器械,很多消费者目前还是不习惯。(图文无关)
据介绍,全家福之所以如此出招,是由于药品零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水平不断下滑。同时,“近年来由于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器械市场的增长非常快,各大品牌的年销售增长率都达到了50%以上,但纵观广州乃至全国,都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家用医疗器械店,这其中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因此,选择家用医疗器械零售。”家用医疗器械大卖场开张之初雄心勃勃,该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其目标是在3年时间内打造全国一流的家用医疗器械连锁卖场。
但是,情况似乎并未如这位负责人想象的那么好。前天,记者再次来到中山八路,已看不到有家用医疗器械大卖场的招牌。问了一路,也只有一两个人表示,“这条路上在两月前的确一家这样的大卖场。但好久以前就不见了。”记者再到当时开张的全家福药房发现,卖医疗器械的只有一个约几十平方米的专柜。之前的大卖场不见踪影。据该店的一位店员对记者说,“家用医疗器械大卖场开业之后的生意一直不怎么好,一个多月前就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专柜了”。另一位刚到药店不久的店员说,“我来这儿近半个月一台产品也没卖也去过。”
家庭医疗器械 目前仅占药店销售额2
%据了解,家庭医疗器械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进驻广百百货等大型百货店,大都作为礼品被购,但进入药品专柜却是近年来的事情。产品主要以国外品牌的电子温度计、血压计、血糖仪等为多,而近年来一些按摩椅等也开始流行。表面上看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档次开始提高,家庭医疗器械的销售是越来越越好。
不过,记者走访过了广州部分药店发现,实际上这一块的市场需求还远没有培育起来。从药店陈列来看,医疗器械依然是只占药店的很小一部分。据广东金康连锁药房总经理郑浩涛说,旗下天河城药店针对其在天河城商圈的地理优势,专门开了一个几十平米的家庭医疗器械专柜,但销售额只占整个店总销售额的2%。而据广州另外几家药店的负责人透露,其家用医疗器械也仅占其销售总额的2%———8%。
为什么普通消费者对家庭医疗器械不买账?
药店医疗器械专柜的销售人员对记者说,产品的价格是主要因素。目前药店销售得较多的产品多是温度计、血糖仪、血压计,其实有不少消费者还是认为挺方便,但是因为价格问题,有的人会反复到药店好几次也下不了决心买。她举例,购买一台血糖仪,并不是一次性花五六百元购买一台机子就行了,在这之后还需要每天花费8元钱购买试纸来检测血糖的具体指标。这对国内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开支,还不现实。
“随着消费水平的增加以及商家的大力推广,在不久将来家庭医疗器械市场这块蛋糕会越做越大。像血糖仪、血压计这些器械操作起来简单方便,而且免去了到医院检查的许多麻烦,相信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金康药店总经理郑浩涛对记者说。
记者随后走访了广州几家大的药店,发现家庭医疗器械这一专柜都设置了体验中心,其中不少人都怀着试一试的心理前往体验。“如果感觉有用,会考虑购买的。”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
家庭医疗器械市场信誉度不高
一位医疗器械代理商就曾直言不讳:“之所以热衷于推销家用医疗器械,巨大的消费市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利润也非常可观。一个400元的血压计,成本价最高也就100元,利润非常高。”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家用医疗器械并没有统一的指导价格,因此,许多厂家打起了“高科技电子产品”的旗号,并通过不断增加其他附加功能和改换精美包装来达到提高价格的目的。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市场信誉度不高,消费投诉增多;另一方面,同一种产品市场价格混乱,经常引发价格战。
有业内人士指出,家用医疗器械在中国的门槛低、需求多、机会大,但如果没有办法提高技术含量,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价格战在所难免。
最近两届广交会上热销的电子按摩类产品现在就已经遭遇恶性的价格比拼。行内人士称,电子按摩类产品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仿制起来并不难,同行拆开来一看便知了。当技术上已经没有办法拉开差距了,众多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为了争夺订单,互相压价。就按摩椅来说,粗略估算下来,利润已经比最初几年跌落了50%,现在甚至连10%都难以赚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精明的商家已经把目标对准了有较强消费能力又能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人身上,就连产品的包装也美观精致,富有现代感,以适应青年人的品味。天河城专柜里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购买新型家用医疗器械的消费者多为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之中有许多人是为家中的老人购买。一些商家还在春节、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等节日,推出礼品套装,其中包括血压计、体温计、血糖检测仪等,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记者在专柜里看到,有的家用医疗器械甚至直接取名为“大孝子”。
除了年轻人市场,不少商家还瞄准了国内二级市场。“国外许多品牌的家庭医疗器械很早就进入了国内市场,但都集中在一级的大城市中,因而竞争非常激烈。二级城市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如果器械商能把目光转向这些市场,会有更大的销售空间出现。”老百姓大药房的王店长分析道。
转战家庭医疗器械? 国际知名公司不感冒
此前,有报道称,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不仅空间大、利润丰厚,政策环境也相对宽松。而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结果是一些在医院终端出局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始向家庭市场转向。去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美国强生(医疗器材)公司在我国6个城市举行了以“健康随手测强生健体行”为主题的“2005年百万家庭健康行”活动,向当地群众猛推他们最新上市、1000元一支的“随手测”血糖仪。的确在当时掀起了一小股家庭医用器械热。
少数企业有兴趣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真正向该领域转战的企业还是少数,大多数大企业还是立足在医院市场。
做医疗器械的三大巨头之的西门子医疗的有关媒体负责人对记者说:“西门子一直是以医院高端医疗器械为主攻,不可能改变这种方向,也从没听说打算做家庭医疗器械。”
一位专做国外医疗器械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做大型医疗设备与家庭医疗设备可以说从资金、技术投入以及利润来说都是不同档次,一般做大型设备的公司,特别是一些专业的跨国医疗器械公司,是不屑于做家庭医疗器械的。
据悉,沈阳东软飞利浦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是2004年东软集团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与飞利浦共同建立的生产及研发医疗系统的合资企业。据了解,合资双方分别持有该公司49%和51%的股份。合资以后公司定位于“扩展产品组合以开发更多的经济型和中端产品”,并将向国际市场出口,走向国际化。该公司CT产品经理游鸿涛直言:“公司立足高端市场不会改变,转型去做家庭医疗器械超出了我们的范畴。”
几年内难有大发展
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企业,该公司营销总监刘海晨也称:“我们短期没有转战家庭市场的打算。”
海力新仪器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戴震分析道:“做家庭医疗器械,一般可能会走渠道路线,而做医院市场的话,一般是直销路线,当然也有渠道。因此,在是否会向家用市场上转变的问题上,可能与企业原来所做的渠道有关系。”
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海晨认为:“家庭医疗器械关键要有效,而不仅是要安全。现在市面上有些产品说什么病都能治,就不科学。”因此,做家庭医疗器械市场,不能有医药保健品的浮躁之风,它讲究的是实效。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家庭医疗器械市场至少在最近几年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因为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有限的。
(金陵/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