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按照规划,湖南长沙市8月25日将开工建设的赫曦台,此台高达47、5米,整个景点占地2、6公顷,预计整个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建成。该工程评审会上,曾有专家质疑赫曦台的规模和选址,担心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物,会破坏植被,带来后患,呼吁“刀下留树”。
|
拟增“古代”建筑 发展旅游经济——
湖南岳麓山建“赫曦台”引发争议
2006年8月25日即将开工建设的赫曦台,是湖南长沙市“两洲一台”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相关资料介绍说,此台高达47、5米,整个景点占地2、6公顷,预计整个工程将于明年年底建成。届时,游客登临赫曦台,可将长沙美景尽收眼底。如此庞大的建筑物出现在被称为“城市之肺”的岳麓山,对长沙是一种美化,还是一种戕害?近日,不少专家、文艺界人士和市民呼吁,慎重对待岳麓山赫曦台建设。
岳麓山景区拟新建庞大景点
赫曦台景区位于岳麓山风景区东北部,尖峰山左下方隆起的一座小山丘。这里地理条件优越,“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面而坦”。生态保护非常良好,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是一处难得的生态绿地。
规划图显示,未来的赫曦台景点总平面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05米,总面积约2.6公项。赫曦台共有七层,高达47.5米,最下层平台占地2946平方米。是一处非常庞大的建筑景点。
专家称景区建筑要慎重
得知赫曦台即将在岳麓山开工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阮仪三表示,岳麓山是长沙的一颗明珠,要很好地保护,不宜建设这样大规模的建筑景观。在岳麓山上建任何一座建筑物都要非常慎重,充分论证。阮仪三教授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是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界获此个人殊荣的第一人。平遥、丽江、周庄都因为他才保护下来,在国内外很有影响。阮仪三教授曾应邀多次到长沙,指导长沙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与保护工作。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博士生导师柳肃,也提出慎建赫曦台。他指出,岳麓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草一木都十分珍贵。在山上建一个规模这么大的赫曦台景区,这是与长沙市民息息相关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充分论证,增加透明度。一旦造成了损失,将是历史性的无可挽回的错误。
柳肃还指出,赫曦台高达七层,这与“台”的建筑体例是不相符的,只能称为楼、或者阁。他还认为,目前岳麓书院已有清朝时书院山长罗典修建的赫曦台,一座城市出现两座赫曦台,并不合适。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蔡道馨副教授,曾参加赫曦台景点的一次专家评审会。他表示,评审会上曾有专家质疑赫曦台的规模和选址。他担心,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物,会破坏植被,带来后患。1998年,爱晚亭下面修建通往黄兴墓的公路,碰上暴雨,引发水土流失,雨水直接冲到了岳麓书院。
各方呼吁应按程序先征集市民意见
家住岳麓山脚下的著名散文家、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叶梦,著名书画家、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阮国新呼吁“刀下留树”。他认为,风景秀丽的岳麓山是长沙一颗明珠,是长沙的母亲山,也是制造氧气的城市之肺。赫曦台建设将使大片森林绿地消失,这是极大的损失,将伤害城市之肺。
著名文史专家、长沙市政协委员梁小进表示,岳麓山一草一木不能轻易砍伐。在有限度不破坏公园生态条件下,搞一些小型的纪念性建筑未尝不可,但大规模的建筑不太合适。从历史文化价值来说,新建的赫曦台无论规模怎么大,也比不上岳麓书院现存的赫曦台。赫曦台建设一定要慎重。并且向市民公开征集意见,增加透明度。
专家指出,长沙是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几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长沙市委市政府加大了该市对历史古城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比如对90多处历史旧宅的修复等,赢得了海内外各界欢迎。同时,长沙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山、水、州、城合一是长沙城市最大特色。岳麓山是长沙的福山,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定要好好保护。在任何一处地方动工建设,都要经过严格慎重的论证和向市民征集意见,恪守相关程序。
据悉,该事件也引起了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工大等学校部分校友的热情关注,他们表示,将向长沙相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民营经济报
特约记者 易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