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广东殡葬市场初呈开放态势,广州市殡仪馆的收入与2004年比下降了10%,其中殡葬用品更下降20%—30%。今天,四到五成的广州市民选择自带殡葬用品进殡仪馆,群众得到了殡葬用品市场开放的实惠,殡仪馆也受到了市场新进入者的挑战。
服务价格政府核准
殡仪馆总体利润率不超过20%
广东省殡葬服务的收费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定价,其中三项收费——火化费230元(国家一级殡仪馆标准)、运尸费120元和骨灰寄存费每年50元由广东省物价局制定,各市物价局制定防腐、消毒、整容等项目收费;二是指导价,指殡葬特殊服务,如墓地等,也需要物价局核准;三是市场调节价,国营殡仪馆由主管部门核准利润率来定价。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市民政局核准广州市殡仪馆的整体利润率为40%,丧礼必需的商品利润率为35%,特殊服务利润率为50%。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黎国庆向记者介绍,该殡仪馆以“保本微利”为原则,总体利润率为17%—20%。
广州市殡葬管理处是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的上级主管机关,副处长梅向阳谈起殡葬改革,认为《行政许可法》是个里程碑。他坦陈:《行政许可法》实施前,民政部门有前置审批权,殡葬管理处与殡葬服务中心是“一家”,殡葬服务中心有些商品以进货价的数倍售出。
梅向阳认为,要使殡葬价格自觉降下来,得有两个手段,一是行政手段,广州市每年都进行殡葬工作检查和公墓检查,物价、国土、民政等部门联合检查殡葬市场,细到进货和销售原始单据都要提供给物价部门审查;二是市场调节,以竞争把殡葬用品的价格降下来,“一个骨灰盒,殡仪馆卖3000元,外面卖2500元,殡仪馆久而久之也要把价格降下来。”
市场机制正式引入
涌出数百家个体殡葬用品经销户
以往,殡仪馆经营独门生意,如今殡葬服务市场已放开,国有、民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不同经济成分共同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殡葬用品销售公司已有28家,个体殡葬用品经销户近300户。
今年2月28日,深圳殡葬用品超市在深圳殡仪馆开张,殡仪馆“引狼入室”。有专家表示,它的开业意义重大,它意味着中国首个由政府主导、殡葬用品生产厂家进驻殡仪馆直销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殡葬用品销售已经正式引入市场机制。
记者在深圳殡葬用品超市看到,这里的殡葬用品包括骨灰盅、骨灰盒、寿衣、香烛等。产品按材质可分为红木、玉石、陶瓷制品,高、中、低档齐全,价格从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最便宜的骨灰盅仅售50元。超市还设有台港澳专柜,以满足台港澳同胞的丧葬需求。
广州殡葬商品市场也很活跃。在三元里、江南大道、应元路、燕岭路出现了“成行成市”的殡葬用品集市,从事殡葬用品销售的企业近百家,而且还出现了专门承办白事的丧葬服务公司,为丧主提供一条龙服务。
据业内人士介绍,殡葬服务公司发展势头很猛,业务员甚至到医院“埋伏”,等有病人去世就与家人接触,比殡仪馆更早得到信息,而且还在114查号台竞价获得殡葬服务查询优先排位。这种丧葬服务公司专门针对殡葬市场高端客户,一单5000元以下免谈。
丧葬观念亟待更新
一般花费万元以上,还不包括墓地价格
广州市民魏先生给记者列出了他父亲丧礼的明细开支:棺材费1300元,寿衣费900元,骨灰盒2200元,灵堂布置1800元,告别厅租金380元,鲜花和花圈1400元,墓地13500元,墓碑7800元……魏先生说,加上化妆费、穿衣费、停尸费、火化费、管理费、服务费等,父亲去世后,他一共花了将近5万元。
市场放开了,选择多样了,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市民仍然感觉殡葬费用居高不下?
“囿于传统观念和民众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大部分广州市民都选择举办隆重的仪式纪念先人,”一位张先生表示,“我一顿饭都花2000元,若家人去世,难道花的钱还能少过一顿饭吗?掏个几万元是应该的。”
据悉,殡葬丧事的费用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即殡葬用品费用、殡葬仪式费用和墓葬费用。目前由于市场竞争及政府物价部门的核准监督,前两项费用的利润空间已被挤小,墓葬费用便成为赚取高额利润的来源。一位殡葬管理部门的人士向记者承认,一些公墓是多年前以公益性质申请到国有土地开办公墓,而现在则成为经营性公墓,一个墓穴收取万元以上的费用,赚取高额利润,属于“擦边球”行为。
一位殡葬业内人士分析,5000元一单业务是殡葬服务公司最低的起点,大部分的业务都在万元以上,且墓地价格还不包括在里面。这位业内人士透露,根据民政部有关规定,公墓单位面积为1.92平方米,国内居民只可购买一个墓穴,港澳台人士和华侨、外籍人士获得豁免,但一些地方违规出售大面积的墓穴,有的甚至达十几平方米,再加大庞大的建墓费用,变相搞豪华墓穴。
何不多建“森林公墓”?(专家点评)
目前全国各地建起了许多公墓、陵园、灵塔园、骨灰楼等建筑,以塔、楼、堂、廊等形式存放骨灰,这种方式建起的集中坟墓,虽比过去分散的坟墓节约了土地,但仍占用大量的土地。
广州市上世纪80年代末率先搞“树葬”,在白云山建起思园,1.8万具骨灰长眠地下,不留坟头,不留标志,150公顷的土地如今大树参天,成为白云山一处名胜。由此,呼吁多建些森林公墓,像广州白云山思园,一方面满足了中国人入土为安、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生态景观,增添城市休憩绿地,符合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生态殡葬”的要求。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会长范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