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画面,你肯定不会陌生:地震或者海啸刚刚过去,身穿醒目橘红色队服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队员,在一片狼藉的瓦砾和废墟中,手里拿着纱布和止血带,为浑身是伤的灾民包扎伤口。
到目前为止,这支由武警总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我国唯一的国际救援医疗分队已经参加过9次国内外重大灾难的救援。 他们以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在世界灾害救援的舞台上,为中国军人和医务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这支特殊的队伍。
国际救援得通过联合国的考核
2000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唐山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正式宣布组建中国国际救援队。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由国家地震局、解放军某工兵团及武警总医院共同组成一支反应迅速、机动性高、突击性强,能随时执行紧急救援的国家级现代化救援队。
地震局作为牵头者负责整个国际救援队的协调工作,并派出专家为灾害现场的搜救工作提供相应的地质学和工程力学技术支持。工兵团的战士主要负责救援中的搜索和营救工作。而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培养和输送医护人员的工作,则由武警总医院承担。
2001年4月,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重要分支,由13名队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分队”正式组建。
但是,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救援队一成立,就可以到受灾国家去执行救援任务。每个国家的救援队都必须通过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的考核,才有资格到其他国家去参加灾后救援工作。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编定了一本《国际灾害搜索与救援指南》,对国际救援队的人员配置、到达灾害现场后的救援程序、相关标志的使用等都做了系统的要求,为全世界的救援队树立了标准。
2002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在上海进行了现代城市搜救演练,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亚太区小组全程观看了此次演练,并宣布,中国国际救援队已达到国际救援的各项要求,正式成为国际救援大家庭的新成员。
队员年龄小于35岁
对于国际救援队队员的年龄,联合国《国际灾害搜索与救援指南》中建议,所有国际救援队的队员的年龄不得超过35岁。灾难救援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对人的体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武警总医院也是从院里35岁以下的医护人员中挑选队员。
一般来说,地震和海啸都会造成建筑物大面积倒塌,人很容易被砸倒并造成骨折。另外,大部分灾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因此,武警总医院最初主要从急诊科和骨科来选择队员。
考虑到女性体能较弱,中国国际救援医疗分队的首批13名队员全部是男医生。
“但是,经过两次出国救援行动,大家感觉到在灾后救援中更多的是护理工作。这方面,毕竟不是医生的强项。而且,在印度尼西亚这样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救援,男医生为女病人看病非常不方便。所以,在2004年的印度尼西亚海啸救援中,我们第一次派出了4名女队员。”中国国际救援医疗分队的首批女队员高歌告诉记者。
有资格证书才有资格救援
现在,中国国际救援医疗分队共有23名长驻队员,他们全部拿到了“SOS现场急救资格证书”。“SOS”是一个向全球提供急救医疗培训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很多国家都设有急救培训基地。一般的医生和护士经过大约60个小时的培训,就可以得到初级认证,每人每小时的培训费用为80美元。
“SOS”主要训练学员如何在多个国家协同的情况下开展救援工作。高歌告诉记者,“它教授的技术是通用技术,包括大规模灾害救援现场的伤员的诊断、处置,搬运伤员、包扎伤口等等。你在北京学的技术,拿到美国去用,完全没问题。”
培训结束后,“SOS”会举行考试,考试的内容在国际上是统一的。通过考试后,就可以拿到它颁发的“SOS现场急救资格证书”。“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承认这个证书。有了这个认证,你到别的国家去实施救援时,人家就会允许你行医,而不会担心你草菅人命。”高歌说。
训练训练再训练
“SOS”培训只是医疗队员们参加的训练中极小的一部分,他们每年还要拿出60天的时间,用于各种灾难救援训练及演习。
医疗队员们会分批到北京军区某工兵团的训练基地,和地震专家以及工兵一起训练。训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专项技术、通用技术、救援英语、救援中的国际法规等等。
“所谓专项技术就是你个人的工作,比如说护士的护理工作。通用技术包括在野外如何生存,一个人被困在废墟中如何呼救等等。学习国际法规,主要是告诉你如何和其他国家的救援队,以及联合国的相关机构打交道。”中国国际救援医疗分队队长彭碧波向记者详细介绍说,“灾害救援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叫做‘训练训练再训练’。在大量的训练中可以保证搜索、营救,医疗人员能相互熟悉,默契地合作。如果总不在一起,大家彼此就会生疏。在灾害现场那种恶劣的环境中,大家的合作有时甚至比个人技术还要重要。”
另外,有一部分骨干队员会被送到欧洲去参加培训。2004年,武警总医院派了两名队员到瑞士去参加培训。2004年10月,又有9名队员到荷兰的医疗急救中心培训。武警总医院的两名副院长还被派到法国和德国学习救援指挥。
“和打仗没什么区别”
每一个国家的救援队、每一个救援队员在没有任务时都处于待命状态。
每次大的灾难后,联合国会立即派出专家到该国了解情况,做出评估。如果认为有必要,联合国会向各个国家发出呼吁,号召各国向受灾国派遣救援队。另外,受灾国本国政府也会向世界各国的救援队发出邀请,寻求帮助。
如果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我国驻受灾国的大使馆会立即和受灾国政府取得联系,商议我国救援队需要派出的人员数量、人员组成和医疗物资的种类。确定后,大使馆会向国务院提交报告,国务院把报告抄送给地震局。地震局会立即与工兵团及武警总医院联系,并负责租用民航班机等协调工作。整个过程一般在一天甚至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
得到任务通知后,所有要参加当次任务的医护人员就开始了紧张的出发准备。用高歌的话来说,“和打仗没什么区别”。
2004年12月26日,当全世界沉浸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欢庆气氛中时,印度洋发生了海啸。12月29日深夜12时,高歌和她的队友们接到了去印度尼西亚的班达亚齐执行救援任务的通知。第二天早上9点,医疗分队的所有队员必须赶到机场,准备时间只有几个小时。第一次出国参加救援任务的高歌开始连夜收拾东西。但是,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了。她只能在第二天一早商店刚开门时去买些必要的生活用品。
医疗分队的库房里有一个清单,去热带地区和寒带地区执行任务分别需要带什么东西,都列得很清楚。每次接到任务,队员们就会打开库房,按照需要取出物资,打包,贴标签,装车。“民航飞机能承载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每次基本都坐的是波音747,它最多能装40吨东西。我们想尽量多带一些医疗仪器和药品,所以,大家个人的生活物品要尽量精简。”
“你会被那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感动”
在救援队员自己拍回的照片中,记者看到他们像消防员一样,穿着橘红色的工作服,站在废墟前弯腰为伤者包扎。记者很想知道,为什么队员们愿意放弃在医院里相对舒适的医护工作,而愿意去到混乱而且充满危险的灾难现场去。
问高歌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的回答着实令记者意外。“我觉得可以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在那样的环境下,为那些受伤的人减轻一点病痛,为他们送去温暖,你自己的心理会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你会被那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感动。”
而彭碧波分队长的话,和高歌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灾害现场,你会不自觉地焕发出一种和其他人同舟共济、互相帮助的感情。见证了那么多的死亡,你自己多救一个生命的时候,你就觉得自己特别崇高。这种崇高的情感,就会激发起人的工作热情。”
记者想,这样的回答,确实是每一位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分队队员的心声。
采访手记
幸福的源泉
潘婷
在这次对“中国国际救援医疗分队”的采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微笑。说到他们出了一身汗却好几天不能洗澡时,他们是微笑着的;说到他们吃野战食品吃到想吐,他们是微笑着的;说到他们发着烧还要坚持工作几十个小时,他们也是微笑着的。没有难过,没有抱怨,只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快乐来自哪里?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渐渐理解了他们。有一种快乐,它不是因为得到,而是因为付出。作为一名医生,没有什么比挽救一个生命更令人愉快。每一个生命转危为安的幸福感累积起来,化作了他们脸上的微笑。
生命无价。和生命一样无价的,还有这些中国军医们身上闪耀着的国际人道主义情怀。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以来所参加的救援行动
国内救援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发生6.8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执行救援任务,医疗分队8人参加。
2003年7月21日,云南大姚县发生6.2级地震,医疗分队派出两名医疗队员随队救援。
2003年12月1日,中哈边境昭苏发生6.1级地震,医疗分队派出6人参加救援。
2005年4月2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发生雪崩事件,中国地震局首次实施雪崩救援,医疗分队1名医生参加,为雪崩救援提供了经验。
国际救援
2003年5月22日,阿尔及利亚发生6.7级强震,中国国际救援队首次赴海外执行任务,医疗分队4人参加。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发生6.5级强震,医疗分队10名队员参加此次救援。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附近海域因9级地震引发海啸,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两批队员参加救援,医疗分队两批共37人参加救援,创下了救治伤病员近万名的纪录。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8级大地震,中国派出两批救援队,两批均携带了流动医院,创造了流动医院与现场急救相结合的医疗救援模式。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地区发生里氏6.4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40人组队救援,医疗分队20人参加。
《城市搜索与救援公约》的诞生
及时、快速、有效地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可以将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据统计,震后半小时内,救治被压人员存活率达95%,第一天为81%,第二天为53%,第三天为36%。
国际上对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各种大灾害的现代化应急救援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1971年美国费尔法克斯发生7.1级地震后,当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现代化的专业紧急救援队。1977年,美国颁布了《减轻地震灾害法》。1979年正式成立了直接对总统负责的管理各种应急事件的联邦紧急事务局。同时,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也相继组建了紧急救援队,政府机构中设立了主管部门和机构。
从上世纪70、80年代到现在,世界上每当发生严重自然灾害(主要是地震灾害)时,这些国家的应急机构就迅速作出反应,对减少伤亡和促进受灾国(地区)的应急救援工作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起,出现了应急救援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者行动使应急救援成为全社会的意志。
同时,实施应急救援较早的一些发达国家联合编制了规范和指导各国紧急救援行动的“城市搜索与救援指南”。该指南经反复修改完善,于2003年第57届联大以《城市搜索与救援公约》名义通过。至此,国际应急救援有了一个共同遵循的工作约定,约定对应急救援起步较晚的国家起到了指导作用。
另外,每个国家的国际救援队的费用全部由本国政府负担,联合国不给予任何补贴。(潘婷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