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青岛市副市长、奥帆委常务副主席臧爱民女士透露,此次2008年奥运会测试赛——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的安保工作,由青岛市的十余个警种参与,另有高科技保驾护航。
据悉,为保证奥帆测试赛的安全,青岛奥帆委还使用了“水上安保”。 采取水下声浪隔扇式管理,对港池进行封闭,以防止潜水器和人员进入比赛中心区,这是在国际上非常先进的技术。此外,整个比赛场地有300多个安全保卫监测点,安保人员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各个赛区的一些重点环节;同时现场的安保与青岛整个城市的安全保卫指挥中心实现视频连接;现场安保计划与全市的53个应急处置的方案、城市运行的所有指挥系统全部连接。
在比赛区域,大约有300名左右安保人员。在外围区域,大约有近1000人的警力。青岛市整合了全市各个警种,大约有十余个警种参与了此次比赛的安保工作,包括治安、特种、交警、刑警、外警、海警和边防等。
臧爱民还透露了一个安保工作的具体指标,如果在陆域出现问题,快速反应1分钟,在水上小艇快速反应2分钟,大艇的快速反应是4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奥帆中心,层层设防的安检让记者体验到了奥帆赛测试赛对安保的重视程度,但是这种严格的安检又不失亲切。整个场地有3个安检点。每进入一次都需要进行全面检查,十分严格。然而,在严谨的同时,这些安检人员又不失亲切地接待每一位人员,“你好”、“谢谢”萦绕在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