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已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写好“农村题材”,需要作家们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如果要问,在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之中,什么是最关键、最紧要的?我以为,应将坚守优秀的文学精神,作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优秀的文学精神,总是和时代精神融会在一起的。“农村题材”的创作,应将弘扬时代精神作为构思的灵魂,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可以用“太平盛世”四个字来概括。虽然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阴暗的、落后的、腐朽的等等令人烦恼、痛恨的东西存在,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正以巨大的步伐向前迈进,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改革开放28年以来,中国创造了震撼世界的奇迹。“太平盛世”是这个时代的精神,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基础,也是“农村题材”作品的基础。相对来说,在28年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的前进步伐稍觉滞后,但整个农村也都是处于发展进步之中,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现在党和国家又启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战略,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的农村一定会变得更美好。“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应充分注意到这些基本事实。当然“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并不排斥描写和表现农民的苦难,因为农民确有许多苦难,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种描写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而不是为了将丑陋当新奇,更不是将我们自己的痛苦和创伤,去博得洋人的一笑。
优秀的文学精神,总是和人文关怀融会在一起的。“农村题材”的创作,应对9亿农民充满赤诚的关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精髓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是高扬着人文关怀的旗帜。中国有9亿多农民,占了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民的命运不改变,他们的收入不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没有一个大的改善,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很难落到实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广大农民以赤诚的关怀,是整个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是包括作家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因此,将笔力和精力投向农村,多写些“农村题材”的作品,绝非一时的应景之需,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整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而持久的战略中的一环。前一个时期,曾有过排斥“农村题材”作品的倾向,有的杂志将自己局限在只发表城市题材、情感题材小说的倾向,有的杂志将自己局限在只发表城市题材、情感题材小说的小圈子内,认为这样才有市场、才有卖点。这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做法,带有明显的商品浮躁心态,缺乏应有的全局意识,和优秀的文学精神格格不入。从道义上讲,我们的文学也应当去关心、关注、描写农民。新中国的农民,不管自己的生存状况如何,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对待他们,多少年来,依然那么真诚淳朴、依然那么富有韧性地奋斗和奉献,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快速发展,农民作了有力的支撑。只要认清了这个事实,对于农民这个群体便会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便会对他寄予由衷的关爱,我们的笔便会和农民和农村融为一体,“农村题材”的作品便会出现一个新的格调,一个和农民的命运血肉相依的格调,和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比较起来,是会有更多的更切实的精神支撑和有益的实际举措的。
优秀的文学精神,总是和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融会在一起的。“农村题材”的创作,一个重要任务是塑造农村新人。正在变革的中国农村,有许多新的人物,他们中的一部分,堪称为中国农村的英雄、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农村题材”的创作,将注意力聚焦于他们,是题中应有之义。比如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可称为中国优秀农民的杰出代表;又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毕生与水稻与农田打交道,他与农业可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既是科技精英,又是农民们最忠实的朋友,他的辉煌使农民们引为骄傲。他们的情结,他们的故事,他们所创造的奇迹,难道不值得引为骄傲,难道不值得去浓墨重彩地书写吗!类似吴仁宝、袁隆平这样的人物,在中国还不知有多少,关键的是需要作家去发现。美学家说,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关键在于发现,农村新人也是一种美,也要去发现。
当然,描写塑造农村新人,应当符合生活的真实和文学审美规律,那种“高、大、全”式的所谓英雄,早已为读者所鄙弃,因为它违背了生活的真实,作为文学的经验教训,作家们对此是有更深刻的认识的,因此一定会写出有血有肉的与农民呼吸与共的活生生的农村新人来。
要写好“农村题材”、塑造好农村新人,唯一的途径便是到生活中去,到农村去,多交几个农民朋友,熟悉他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熟悉他们的饮食起居,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积累多了,自然下笔有神。近年间,一些在“农村题材”创作方面做出了成绩的作家,如叶广芩、关仁山、韩少功、陈应松等,都是在农村一泡多少年。叶广芩在陕西周至县挂职当县委副书记6年,她的感觉是“在农村越待越觉得传统文化的深不可测”,她写的《老县城》便较真实地反映了农村生活,韩少功则干脆在湖南汨罗的一个山里盖了房子住下来,和农民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写出《山歌天下来》《白麂子》《月光二题》等农村题材的中短篇小说。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没有一种机制能使作家深入到农村去,至多只是走马观花的采风而已。其实机制全在作家们的心中,你要是下决心写好“农村题材”、塑造好农村新人,便会自觉地打起背包到某一个乡村去待上一年半载甚至更多的时间,扑下去、沉下去,一定会获取生活中的无尽宝藏。
优秀的文学精神,总是和努力创新融会在一起的。“农村题材”的创作,应着力于追求创新。创新是极其艰难的,但创新又的确是文学的生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个“文”从字面讲可理解为“文采”、但文采就是创新,不重复自己,更不重复别人,形式、内容、格调,都独具一格而让人眼前一亮,这样的作品自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就创作而言,创新是生活积累和聪明智慧的结晶,需要有独创精神,要敢于创新,要充满自信。宏观把握整个农村的发展趋势,对“农村题材”作品的创新,会有很多帮助。作家们可以深入到一个乡村去,对那里所发生的一切,作细致的分析解剖,然后写入你的作品。但中国的农村千姿万态、各不相同,华西村独树一帜,有她的别样光彩,南街村又是另一种风范,还有山东青州的南张楼村,德国人在那里资助推广“巴伐利亚模式”,也别具一格,所有这些,宏观把握得多了,进入创作状态之后,自然会游刃有余。
坚守优秀文学精神,是职业道德操守的体现,是作家的任务,谁坚守得好,谁就有可能做出更多的成绩来,“农村题材”的创作是如此,其他题材的创作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