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国庆
日本正在努力促成一个由16个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个由日本、中国、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与东盟十国组成的自贸区,将覆盖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而它一个突出特点是,没有美国。
就像两年前在10+3雅加达会议上一样,东京再次做出了选择。为避免将自己在这一地区的主动权拱手他让,它一字未提美国。尽管在政治和军事上高度依赖美国,但至少在本世纪前十年,对于东京来说,与亚洲的贸易关系比同西方重要得多。据统计,日本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每年高达近3000亿美元。
不过,与两年前相比,今天美国的反应要温和许多。彼时,鲍威尔曾很严肃地表态说:“主权国家的人民有自由行动的权利,但是它们的行动不应破坏美国同亚洲朋友之间的非常好而且牢固的关系。”这位国务卿还特别向日本暗示,同意没有华盛顿参与的一体化会被视为对盟友义务的违背,从而带来各种各样的后果。
而今,对日本的新提议,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苏珊·施瓦布只是敦促各方谨慎行事。在表示美国商业上对这一地区非常感兴趣之余,她也希望能通过签署一批涵盖更广泛的区域性贸易协议来进一步开放贸易,并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而对注定要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国,美国更是委婉地表达了敬意。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日前在新加坡发表演讲时承认,“东南亚经济方面的好消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有关系。”他强调说,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日益增长并没有形成与美国互为竞争对手的态势。
美国这一系列态度转变有着深刻的战略背景。从全局看,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显然不在东亚。就像资深新闻人泰勒·马歇尔所说的那样,美国目前的注意力集中在同反恐有关的“进军”路程,外交努力的重点无一例外地围绕中东地区。即便不是忽视东亚地区,美国的注意力也确实在别处。相反,没有全球野心的中国则把很大精力放在了推进东亚地区共同发展的事业上,认真“倾听”这些国家的声音,成为它们重要的伙伴。而从政策公关的角度看,中国的所言所行都极其自然地说明了一个目的,中国要发展,需要一个健康的周边环境。就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这一做法非常聪明,结果是中国的崛起在东南亚人的解读中变得越发积极起来。
由于意识到中国在东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美国始学会尊重中国在东南亚的地位和利益,不再扮演经济一体化“拦路虎”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自觉淡出这个地区。在过去几年里,美国一直积极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在赢得新加坡之后,又把目光投向了泰国等。
与此同时,美国也很乐意看到日本在这一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心领神会的日本人,也确实在加紧运作新的更加有利于自身的方案和设想。
但问题是,经济合作的前提是互信,缺乏政治互信,经济一体化就很难得到有力推动。换句话说,日本在这一进程中首先要做的,不是成为描绘一体化路线图的“主笔”,而是改善东亚地区的政治气氛,增进自身在政治上的可信度,以避免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拦路虎”。且不提在“历史问题”上被一再伤害的亚洲国家,甚至于美国也有些担心东南亚乃至亚洲会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在安全之外的许多领域,美日并不总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和谐一致。
也正因为如此,马来西亚贸易部长拉菲达·阿齐兹认为,单一市场的建设不会一蹴而就,为此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智慧。这不仅需要东盟本身更有效地发挥出“整体效应”———其成员类型截然不同,经济政策和发展策略也有所区别,更需要东盟之外的其他国家多些政治和谐。而政治和谐,始终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推动力。
无可否认,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增强对各国都是大有益处的,而为了赶走经济一体化通道上的“拦路虎”,就必须努力将政治关系理顺。对于东京来说,在描绘东亚经济合作前景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让周边国家看到它的诚意。而建立政治互信,也很自然地成为了日本新首相需要用心解答的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