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近日,开阳县米坪乡云湾村村民不断致电本报百姓新闻网6757777称,他们13户人家住在水库岸上的危险区内,现在房屋地下出现裂口,随时都有山体滑坡的可能,每到下雨天,他们就以敲锣打鼓为统一信号,按照政府划定的撤离线路向安全地区撤退。接到线索后,记者到现场作了调查采访。
危情村庄裂口开有巴掌宽
8月22日,记者驱车100多公里,来到开阳县米坪乡云湾村水库受灾期采访。记者赶到时,村民聚集在村口,研究村庄一旦出现山体滑坡,村民怎么逃离。现场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村庄的地底下已经出现裂口,每到下雨天,村庄就有滑进水库的危险,13户人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灭顶之灾。在现场,记者从一户村民的手中拿到一张“开阳县灾情险情明白卡”,该卡是政府部门来调查灾情时记录给村民的,卡上注明受灾类型是地层滑坡,地表的稳定程度是“差”,村庄的危险程度是“大”。
村民指着村庄下边的水库说,这是5年前修建的水库,水库建成后,随着满起来的水的浸泡,他们居住的村庄的土质就慢慢变松软,村庄下的土地就开了裂口。
村民介绍,处在水库区内的村庄叫两岔河村民组,共28户人家,现在搬迁到其他地方的有15户,还在危险区内住着的有13户,60余口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个叫两岔河的村庄的土地上,已经开了像巴掌般大小的裂口,开裂的地方就在水库的岸上,距离100米左右,裂口上边,就是现在住着的13户人家。
村民说,这个裂口还算小的,去年,裂口开到房子的地基下面,就出现了一尺来宽的裂口,村民们怕裂口变大,就背来石头和土往里边填,然后在上边用锤紧土。村里过的路还因为裂口下移了两尺多。
记者在米坪乡云湾村采访时了解到,灾情严重的13户人家之所以留守在开裂的村庄,是由于政府部门补贴的搬迁费太少,,他们手里的钱不能承担搬迁的费用。而该乡纪委书记闭峻豪告诉记者,关于村庄13户人家面临的危险,由于地方的财政经济有限,只能申请国家地质灾害项目资金,报上级政府统一协调解决。
保村民安全 政府标出撤离路线牌
记者了解到,米坪水库建设于2001年,总投资3000万元左右,属于政府建设的民心工程,水库建起后,对米坪乡的农田灌溉和临乡梨花乡的饮水起到了极大作用。
但是对于还居住在水库区的13户居民,却一直担惊受怕。他们最怕的是下雨天,雨水一大,裂口就会进水,进水后村庄更加危险。所以下雨的时候,村民都要向安全地带撤离,等雨停后一两天,看到山体暂时还滑不了,才敢回家。
村民说,乡政府为了保证村民的生命安全,在村庄的两边路口钉有撤离路线牌,并给村民画有“避灾撤离路线示意图”,告诉村民,一旦下雨出现危险时,村民要以敲锣为号,按照撤离路线牌的指示向两边的路口撤离,远离水库范围的危险区域。每逢下雨天,村民就敲锣打鼓为号,提醒大家统一撤往安全地方。
一个村民指着撤离路线牌告诉记者,下雨时他们就心惊胆战,特别是晚上,又要扶老又要带幼,非常麻烦,如果真有什么不测,家庭人口多的,根本来不及撤离。在8月初的一天晚上,下雨撤离时,就有村民背着老人摔到地坎下,现在扭伤的脚都还没有好。还有一家人只有两个未成年人,下雨了不知道跑,往往都是他们跑到路上了,又回来叫那家两兄弟。从村庄开裂起到现在,他们不知道已经撤离过多少次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