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年中只乘过2次公交车、5次出租车!52岁的残障人士虞宏韵清晰地记得自己10年来利用交通工具出门的次数。看到本报23日《残疾人坐飞机咋这么难》的报道,虞宏韵连声感慨:“不光是坐飞机,生活中轮椅车出门的难处随处可见。”昨天上午,当记者和虞宏韵相约体验轮椅出行难时,虞宏韵透露的心愿着实让记者吃惊:“我连一次地铁也没有乘过,真想乘一次!”
障碍一:公车无踏板
“轮椅出门,最怕的是台阶!”和记者一见面,个性爽朗的虞宏韵就掏出了心里话,“尤其是因为乘车不方便,我轻易不敢出远门。”在虞宏韵的印象中,她这10年来只乘过2次公交车、5次出租车。在华山路113路站点,指着陆续进站的公交车,虞宏韵说,“你看,现在大多数公交车都没有供轮椅上下的活动踏板,乘一趟车就要请人抬两次轮椅,多麻烦。”
一路体验,记者和虞宏韵来到了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让我来帮你实现乘地铁的心愿吧!”在记者陪同下,虞宏韵顺着低缓的坡道来到残疾人专用电梯前,按一下电梯按钮旁的一个白色按键,很快传来声音:“工作人员马上到。”残疾人电梯直通乘车站台,地铁车厢和地面“无缝链接”,当轮椅顺顺当当“走”进地铁车厢,虞宏韵左看右看,满脸兴奋:“如果每趟购物、乘车都能像乘地铁这样方便就好了!”
问题是,这样的方便并非随处可见。同样是乘地铁,有些地铁车站的残疾人电梯从地铁站台直通站外路面,以至于“轮椅族”乘着专用电梯出站后,还得请人帮忙回到出闸口刷卡,否则手中的交通卡就无法再次使用。
障碍二:商场高台阶
台阶,还是台阶!就在记者和虞宏韵相约的静安寺三阳盛食品店,就必须跨上3级台阶才能进店门。
记者和虞宏韵一道,沿着华山路到万航渡路新闸路附近走了一个来回,一路上有喜悦,也有遗憾。喜的是,每个路口的人行道都建有缘石坡道和马路自然衔接,轮椅上下非常方便。遗憾的是,沿途的多家甜品店、面包店、服装店、餐馆门口,轮椅的“路障”——台阶随处可见。这小小的几级台阶,无声地把已经“走”到店门口的虞宏韵拒之门外。扬了扬带着手套的双手,虞宏韵说:“如果真要进去,我就一手倚着墙,一步一步挪进去。实在不行,就在台阶上撑一把。戴了手套,手就不会弄脏。平时出门,这副手套是一定要戴的!”
障碍三:狭窄的通道
记者发现,哪怕没有台阶,商店的大门对轮椅人士来说也不是“想进就进”。在万航渡路愚园路附近,虞宏韵准备进一家便利店购物。还没进门营业员就大声喊道:“轮椅进不来的!”只见本不宽敞的店门入口处堆放着报架、灭火器和几箱饮料,轮椅进门简直不可能。虞宏韵说:“平时,我一般定期到大超市买东西。那里有无障碍通道,购物环境比较宽敞,轮椅进出也比较方便。如果到轮椅难进门的商店买东西,我就干脆在门口喊营业员帮忙,在店门口购物付钱。”
本报记者 邵珍
国外助残特殊服务
“以前,总觉得国内残疾人不多,事实上我们发现,这是因为国内公共场所、公共设施不够完善,残疾人出门困难重重,所以在没人陪伴的情况下,残疾人一般宁可呆在家里”,作为专业的助残志愿者,华师大特殊教育系学生们这样告诉记者。
在国内,人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坐轮椅上街扬招出租车时,部分司机嫌麻烦不愿停;坐公交车时上车的台阶太高上不去;影院里的座位通道都是台阶式,基本无法对号入座;便利店、药店很少有设置无障碍通道的,让坐轮椅者只能“望而兴叹”。
而与之相对的,在国外,很多国家都设立有相关的规定来帮助残障人士无障碍的利用公共设施、享受服务。
比如说,在美国迪斯尼乐园,普通清洁工都要学手语、修理轮椅,以及简单的救护。此外,园内也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婴儿车、轮椅等,以备不时之需。
在韩国,每个卫生间都有残疾人的专用位置,即使在偏僻地区,因为政府规定,只要建厕所就一定要配备残疾人专位。
此前,美国运输当局有规定:只要旅客身体残疾,在行动上需要辅助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携带动物上飞机,所以有时也能见到跟着人坐飞机的导盲犬。
而亚洲航空公司则对残障人士有特别协助的服务。通常在预定机票时,就可安排提供从检票口到飞机旁所需的轮椅。但公司也注明:如果无法提供轮椅,他们会建议乘客自己携带轮椅。
日本全日空航班上为使用轮椅的乘客准备了可直接坐轮椅进入的无障碍卫生间。
而美联航的机场大厅里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供轮椅人士专用的低位公共电话及供耳聋人士专用的电传打字机。对于一些小型行李如婴儿摇篮、供病人行动的可折叠轮椅或一副拐杖或撑架或假肢等,通过安检后都可带上机。
本报记者 顾一琼
市政协委员酝酿起草提案 让尊重残障人士成为航空服务自觉
市政协委员、市残联理事长徐凤建对于本报报道的“轮椅”事件十分关注。他说,如果航空公司的规定依据国家《民航法》而定,他就将酝酿起草提案,要求对此规定进行修改;而如果这只是航空公司的“霸王条款”,就一定要督促其改正。徐凤建呼吁,随着社会进步,残障人士乘坐民航客机等交通工具出行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一定要从身边事做起,充分尊重残障人士。
徐凤建告诉记者,坐飞机轮椅遭损坏的情况,以前很多残疾人都遇到过。在他看来,对轮椅随身携带作出种种限制,事实上是对残障人士的一种“隐形歧视”,“这与国际通行的惯例更不相符合”。徐凤建说,每次乘坐国外航空公司的客机,或在国外机场转机时,机场都可提供“特殊托运服务”:即不与其他行李混在一起,而是由专员推行至机舱门口时,交托给空乘,再由空乘将轮椅安放至特殊舱位,且这一服务是完全免费的。
而在国内,对于残障人士而言,乘坐一趟飞机,除了要为托运轮椅大费周折外,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门槛”。据徐凤建介绍,国内有的航空公司甚至还规定:两位以上的残障人士不得同时乘坐一架航班等,“因此,残障人士若是团队出行,一部分人甚至还得被迫转机。”
此外,如果遇到远机位登机,国外通常会为残障人士准备专用的升降机,而国内只能用悬梯。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徐凤建曾提交了这一问题的提案,然而三年过去了,目前,仅东方航空公司自筹资金购买了两架升降车,便于坐轮椅者的远机位登机。
此次“轮椅”事件令徐凤建再次萌发了起草提案的想法。他坦言,“自觉尊重并服务残障人士,这一定要成为航空公司的习惯!”
本报记者 顾一琼
商场前没有设置轮椅通道的台阶让残障人士举步维艰。
本报记者 戴淼焱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