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时代的晚上
10年来,中国的音乐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玩音乐逐渐成为一件平常的事。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乐队,玩各种风格的音乐。 广州、武汉、西安、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都有不错的音乐氛围,但中心还是北京。
也有乐队开始去国外发展,其中“脑浊”就很成功,他们现在基本上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美国巡演。“pk14”的MV在MTV台播出也很受欢迎,有一个加拿大的DJ是他们超级歌迷,经常在节目里放他们的歌曲。
现在,北京有几百支乐队,几十种风格,但真正重要的乐队没有多少——其实很正常,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旧金山有500~1500支乐队,大部分是迷幻摇滚,而真正在摇滚史上留下痕迹的只有几支而已。
但这些摇滚乐队却面临着同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有听众!
北京如今有6、7个专门办演出的酒吧,很多时候乐队演出是不收门票的,因为有名的乐队,观众一般也只不过是二三百人。
而在中国本土,真正能产生影响的乐队也少之又少,根本无法和流行音乐抗争——虽然那几个大的音乐榜中偶然也会有一些乐队出现。
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从商业环境上看,中国摇滚的生存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mp3的下载和传播,加上中国特色的盗版业,我们的音乐市场一片没落气象。十几年前,滚石要以几百万的费用来制作和推出乐队,保证音乐的质量,现在的摩登天空签约的专辑通常只有几万元的制作费。
其实,1995年后的头几年里,经营摇滚专辑还是一项赚钱的生意,可是越来越低的制作成本和急功近利的拼盘操作、低质量的创作,几乎终结了这个市场。发行专辑之后,唱片公司无力继续进行宣传推广,中国摇滚乐就在这样尴尬的境遇里苦苦挣扎。
从文化角度看,现在玩摇滚的这些乐手,也注定是错失的一代。
现在的重要乐队基本由70’一代构成,因为接触音乐晚,他们一般都是20岁左右才正式开始玩乐队,等到能进行自我表述已经是7、8年后,而同代人很多却都已结婚生子进入了社会化角色,不再关注摇滚而更愿意在KTV中消磨时光。
摇滚乐的听众通常为青春期到25岁左右的青年人, 现在的80’一代正是这种音乐的听众,他们却没有相同的背景和心境。口水歌、超级女声、日韩剧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周杰伦、“简单爱”,更能代表他们的价值取向。
除了相关的音乐人,没有共鸣者,这就是时代的晚上。酸溜溜,软绵绵,却实实在在,愤怒绝望理想热血扎在一片死去的灰色纤维之上,我们也只能茫然的在路上,继续发出奇怪的声音。
颜闲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