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斌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户县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深入,小投入收到大效益,带动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
一袋盐改变一个村
走进户县蒋村镇王坊村,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朴素洁净。笔直的水泥路面,两边栽着绿化树,路面干净整洁,村内每家的房屋不见得豪华,但院落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记者走遍整个村庄没有发现普通农村常见的杂物乱堆,垃圾乱扔,污水横流景象。整个村庄没有专职的保洁员,村里的日常卫生都由村民自己维护。
可仅仅在1年前,王坊村的村容村貌和其他村子并没有多少区别,带来巨大变化的是一袋价值八毛钱的盐。原来从去年年底开始,王坊村实施了“一袋盐奖励制度”: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卫生检查小组,每月不定期对各家院落、屋前屋后的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卫生合格户奖励一袋盐。“我们村一共200余户,第一个月我们的盐只发出了40多袋,现在几乎每户都能拿到这一袋盐的奖励了。并不是说大伙眼红这值八毛钱的盐,而是村里对卫生有了要求和检查,大家看重的是自己的荣誉和讲究卫生带来的良好生活环境。目前,我们全村卫生合格户几乎100%,并有30个示范户和4条卫生示范街。‘一袋盐制度’彻底改变我们村子的村容村貌,也让我们干部明白只要是群众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两委会勇于挑头,就不怕群众不支持,不怕问题解决不了!”村支书赵建忠对记者说。
一套牙具刷出文明新生活
“高加林在水瓮里舀了一缸子凉水,蹲在河畔上开始刷牙。”这是路遥小说《人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因为那时农村人少有刷牙的,高加林的举动在落后农村激起了波浪。“和小说中描写的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民生活习惯相比,我们不容乐观,据我们对农村生活习惯的调查,在户县农村有刷牙习惯的农民只占到50%左右,所以在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会时候,县里专门给每个村干部发了一把牙刷、一支牙膏和《告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在农村倡导健康科学的卫生习惯。”户县县委副书记、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刘博对记者讲。
牙刷牙膏下发以后,村干部们受到很大震动,他们回村不仅自己带头改变落后生活习惯,还大力在村里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让一把牙刷一支牙膏走进了更多村民的生活。
一个广场带来健康新理念
到健身广场锻炼,最近成了不少户县农民的时尚。“健身广场不仅有篮球架、还有健身设施,我上次回家,看到我们村的健身广场,每天都不闲着,白天有人在那里锻炼,到了晚上10点以后还有人活动呢!现在大家的健身热情高得很!”老家在户县后寨村的一位户县县委机关干部告诉记者建设广场给自己家乡人带来的变化。像这样的广场户县今年已经建设了30个,20多个已经投入使用。原来,今年户县被列入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县后,首先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健身广场,村子在建成广场后,国家补助2万元和一套体育运动设施,促进了农村体育运动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