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国际狩猎场深度调查:羚牛每头2万美金
羚牛每头2万美金 地方希望通过国际狩猎推动经济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我国两大动物区----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分界线,岭南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亚区,夹杂青藏区动物区系的某些特点,这些区系特征的交汇使羚牛,金丝猴,大熊猫,鬣羚等珍稀动物群汇集于此,成为动物学研究者和探险猎奇者向往的神秘之处。
从1998年起,这里再度成为国际狩猎者的天堂。
秦陵国际狩猎场调查之两个狩猎场的12年
西班牙王子曾来狩猎
2006年8月24日,陕西省留坝县忽然下起了大雨,雨幕形成一片大雾,和秦岭的连绵山脉一道,将整个县城包裹得严实。
从留坝县城沿进山公路,驱车40余里,就进了被称为国际狩猎场的一座山谷。56岁的陈德贵用手指了指前方的一片山林说:“这就是留坝国际狩猎区的第一猎场。”
陈德贵两鬓已开始发白,他是留坝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留坝狩猎区主任,他一边热心地引导众人向狩猎区小心行进,一边介绍说:“这里就是留坝县境内羚牛最常出没的地方,羚牛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秦岭以北的羚牛毛片多数都是灰色的,我们这里的羚牛最好看,毛色纯白。”
留坝国际狩猎区只是一个宽泛的地域概念,在狩猎区内并没有修建任何的建筑、设施,甚至没有挂上一只牌子,这个狩猎区已经成立了8年,也只接待了四次国际狩猎活动。最近的一次狩猎行动在2003年,但狩猎者只在1999年有所斩获。
“接待狩猎活动次数比较少,这和留坝县的交通有关系,从西安到这里大概要走6个小时,可能是有点远吧。”陈德贵说,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羚牛等动物比较机敏,而这里的沟壑又纵深迭出,因此狩猎的成功率比较低。
“那一次,一个70多岁的西班牙老头打到了一头羚牛”,陈德贵告诉记者,“如果打不到羚牛,那狩猎者就被转送到其他狩猎区去了。前几年,佛坪那边的狩猎场,还来了个西班牙王子,菲利浦亲王,打着一个羚牛。”
没有几个人第一天来到留坝国际狩猎区,就会有幸见到羚牛----尽管它们的数量在近年动物保护体系的健全完善下与日俱增,但如果不是整日守候在秦岭腹地的山林中,也是很难见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
因此,每次狩猎活动开始,陈德贵都会提前20天接到通知,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雇佣当地的农民开始不间断地寻山,搜寻羚牛群的踪迹,并持续尾随它们,一直到狩猎者到达狩猎区,开始狩猎。
秦岭国际狩猎第一枪
1998年,佛坪国际狩猎区和陕西另外两个狩猎区一道挂牌。
这几个狩猎区分别位于秦岭中西段主嵴两侧的佛坪县,留坝县和户县。狩猎区规划面积117200公顷。
国家林业局的相关文件显示,1998年,国家林业局对关于建立“陕西省秦岭国际狩猎场”的请求做了批复和具体指导意见,“所需经费由地方自行解决”。
这份文件对狩猎场的管理作了详尽指导和要求:“各猎区挂靠各级野生动物管理机构,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不再成立专门猎场管理机构”。在陕西省,狩猎区办公地点设置在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站,猎场主任由陕西省林业厅野生动物管理站领导兼任;2名副主任由汉中市林业局和西安市林业局各指定一名干部兼任;狩猎场所辖三个狩猎区各任主任分别由各县林业局任命。
事实上,早在1994年,在陕西省野生动物管理站组织下,佛坪县域内即已打响全省国际狩猎第一枪。
此后的12年间,佛坪狩猎场共狩猎14次,“每次都没有落空。”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在佛坪狩猎场,一份关于猎场工作职责的文件显示:“狩猎场工作职责除了负责对外联络、组织接待国外狩猎团队、负责猎人的狩猎日程安排和往返猎区的交通及猎人在西安的住宿旅游外,还包括负责与各狩猎区的联络,组织各狩猎区搞好辖区内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各猎区野生动物资源监测,健全狩猎动物资源档案、负责与猎人的费用结算及收入分配——狩猎收入主要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和补偿周边群众,实现社区共管。”
由三个狩猎区组成的陕西秦岭国际狩猎场建成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狩猎者纷至沓来。“上午从北京乘飞机到达咸阳机场后,当日便可抵达任何一个狩猎区中;狩猎结束后也可当日从狩猎赶赴机场离开西安。”
佛坪狩猎区距西安226公里,离县城20公里,该猎区属秦岭主嵴南麓,地形从西北向南倾斜,地形相对较平坦。境内有野生脊椎动物338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林麝、羚牛等7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9种。
狩猎场不提供枪支弹药
“我们不提供枪支和弹药,只负责带领狩猎者和翻译,引导他们进入林区狩猎。”陈德贵说,枪支历来是我国严格管制的特殊物品,没有持枪证的情况下拥有的枪支都属于非法持枪,仅去年一年,为了切实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留坝县公安部门就收缴了各类枪支数十枝。
遵循我国对于枪支的管理制度,外国狩猎者也不例外。国际狩猎者在中国狩猎前,首先要向公安部申请登记,对其所持枪支登记备案,在其乘坐航班时要严格按照枪支和子弹分离的原则。这一原则即使到达西安之后也将继续执行。
“每次随同狩猎者来猎区的,除了翻译之外,还有公安机关的同志,这是为枪支安全负责。”陈德贵介绍说,狩猎过程中对枪支进行全程监管,仍旧坚持与子弹分离。
“狩猎的动物主要是食草动物,除了狼以外,食肉动物和飞禽都不在猎杀范围内。”陈德贵说。在国家给陕西下放的狩猎指标中,除了羚牛以外,还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斑羚和羚羊。而在留坝国际狩猎区接待的四次国际狩猎活动中,有两只成年雄性羚牛被成功猎杀。
“春季和夏季坚决不接受狩猎活动,因为这时候野生动物不是在繁殖期,就是在育养期,一旦猎杀了成年动物,会让幼小的动物失去生存能力。”陈德贵说。“至于那些可能被猎杀的“老弱病残”,迟早也是要被淘汰的,利用一下也好。”
从另一层面而言,开放狩猎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每打一头羚牛,狩猎者要出2万美金左右,有的折合人民币近20万。”陈德贵告诉记者,如果这些羚牛老死或病死,处理起来,每头只能卖人民币3万元左右。
即便是有指标的狩猎,其对象也被“打公不打母,打老不打小”的原则约束着,陈德贵对这一原则毫不退让,在所有国际狩猎活动中,他都通过翻译,将这一原则再三告之给狩猎者。
“秋冬季是狩猎的好时机,大部分野生动物的发情期和繁殖期已经结束了,这个时候狩猎要在指定的区域和时间进行,使种群不至于受到过大的损失。”陈德贵说。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