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我们有水喝了!庄稼得救了!”8月11日,当清澈的水喷涌而出时,重庆市渝北区张关镇菊花村沸腾了,村民们将水泼洒到红薯地里。看着一串串在艳阳下映出珍珠般光泽的水珠,村民们的笑语欢声一片。
今年,重庆遭遇50年一遇特大旱灾,菊花村的降水量达到100年一遇最低水平,毒辣辣的烈日似乎要烤干每一滴水。 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白岩山顶的8社和9社,909人仅有的380亩“望天田”(全靠下雨蓄水,没有泉水)裂口足以放入拳头,村民收成锐减,饮水告急。
重庆市江北供电局得知消息后,特事特办,减免了农民1万余元的办电费用,专门为菊花村架设了1.5千米的10千伏高压线路,安装了专用排灌变压器,彻底解决了菊花村用水难的问题。
据了解,在重庆电力系统中,青年人占一半以上。青春的旗帜,在抗旱救灾保供电的第一线猎猎招展。
8月15日,重庆市40个区县中有34个超过了40℃,最高温达到44.5℃,成为该市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当天22时36分,刚刚完成一项工作的重庆市杨家坪供电局低压抢修班青年抗旱小分队抢修小组接到电话,大坪九坑子270号两台变压器烧坏,片区停电。没有了空调,几百户人的家里顿时成了“桑拿房”。
抢修小组几分钟后就抵达现场。一检查,是负荷过重导致两台变压器低压保险被烧坏。为了不影响老百姓用电,抢修小组先更换了另一台变压器低压保险,6幢居民楼的空调机重新开动起来。顿时,现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经过争分夺秒的紧张作业,另一停电片区也恢复了光明,现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此时,小分队队员已连续奋战5个多小时,刚刚被烤干的工作服又被汗水湿透,队员们口干舌燥,买来冰冻的矿泉水牛饮时,蒋照明班长腰间的电话又响了,来不及盖上瓶盖,他们又火速赶往另一个现场。
这一天,在阳光下暴晒的电线杆有70℃左右的高温,工人们却需要上杆作业,汗水径直往眼睛里钻,但没有一个青年抢险队员有片刻的犹豫。他们中,有27岁的陈早鸿,老婆怀孕7个月,已连续40多天没有回家;有30岁的崔和平,劳累和恶劣的天气让他两次中暑,输完液后又匆匆赶往抢修现场……
7月13日11时46分,重庆陈家桥变电站内传来“轰”的一声巨响,火苗蹿起4米多高,滚滚浓烟向上升腾。原来是一组电容器发生爆炸。陈家桥变电站是重庆市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如果事故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引发更大的事故,最严重的后果将是1/3的重庆停电!
年轻的所长周馨果断下令: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和设备异常应急预案。几分钟后,周馨再次下令:终止站内一切工作。临近爆炸电容器的设备被断开。同时,周馨组织人员在现场隔离出安全灭火区,为消防人员灭火做准备。12时30分,熊熊烈火终于熄灭。他们的果断处理,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电网管护工作中,这种动人心魄的场景并不多见,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巡查监视。平均年龄34岁的城区供电局变电所操作队的17名队员,创造出3760多天没有任何操作事故的纪录。
他们的战场是静悄悄的,但每一个细微的发现,都将消除一次事故隐患。7月22日深夜,他们发现牛角沱变电站仪器温度过高,当即采取措施,避免了一次事故。
在特大旱灾中,重庆电力频频告急。从7月开始,重庆电网一直维持高负荷运行,最大用电负荷和最大用电量一再创历史新高,电力供应缺口达到130万千瓦。
再难也要保证老百姓的基本生活用电!重庆市电力公司投入26.15亿元,对电网薄弱环节和重负荷地区的输电线路和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3800余名电力故障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一旦发生电力故障,立即抢修,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8月18日,重庆市电力公司团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广大团员青年,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重点做好“迎峰度夏”保供电和帮助困难群众度过高温天气等工作,为确保“迎峰度夏”攻坚战的最后胜利作出积极贡献。随即,“迎峰度夏保供电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正式组建。
“在高温盛夏,为了保证对重庆的电力供应,动用一切资源,千方百计,包括牺牲自己的利润,去买高价电,来保证重庆群众生活的需要、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令人非常感动。”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说,“在高温酷暑季节,最辛苦的也包括我们电力战线的职工。电力缺口如此之大,为保障我们的城市正常运行,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报重庆8月2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