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日制私塾“孟母堂”,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持续一个多月的热议。据《东方早报》消息,有教育部相关人士日前明确否定“孟母堂”的教学形式,认为全日制私塾违背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精神。
在这件事情上,虽然“孟母堂”坚称自身并非教育机构,而是一种家庭自主教育模式。 但从种种方面(包括收费及其背后的机构支持)来看,其为一种社会办学力量确实无疑。此前主管部门认为其“违反办学许可的有关规定”,不会事出无因。
不过我认为,有关部门在敦促其完善必要办学手续之后,还应对其持有宽容与扶持的态度。因为,“孟母堂”乃近年来国学热与教育改革呼声高涨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如果将其视作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块试验田,无论其成败如何,肯定能够为教改带来有益经验。
还有,认为“孟母堂”违反现行《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也不无可商榷之处。《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在于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由此规定家长(监护人)必须送适龄儿童入学。但是,其对适龄儿童入学的教育机构,并无具体阐释。据报道,教育部相关人士称:“在中国,实施义务教育就必须入学,进合法的学校。”这固然是其个人说法,但我相信,在当前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情况下,所谓“合法的学校”不仅指公办学校,还应包括合法的社会办学力量。也就是说,“孟母堂”只需完善相关办学手续,即可名正言顺地招生、办学。
有人还指出,全日制私塾可能使学生学不到许多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这种担忧看上去不无道理,现在却不能随便下结论。因为,传统经典当中并不缺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于其最终成效如何,则有待于时间的验证。当然,这还涉及教材选择的问题。但我们也看到,“孟母堂”的教材并不单纯是国学经典,还包括英文教材乃至微积分等现代教育内容。因此,在教材选择上,不妨对其也有所宽容。毕竟,如果“孟母堂”也选择统一教材的话,那就不成其为新型教育尝试了。
至于有人认为“孟母堂”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叛离”,乃至称其存在证明了当前教育的失败。这些说法不免太过夸大其词了。试问,一家仅有12名学生的私塾,能产生如此重磅力量吗?再者,如果家长想完全背叛现行教育、从而选择全日制私塾的话,还必须面对种种高风险后果,比如学历与就业问题。试问,在学历教育盛行的背景下,有多少家长敢于冒此风险?“孟母堂”一些学生还保留着学籍,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鉴于此,我认为像“孟母堂”这一类社会自发的教改尝试,在完善其合法性前提下,不能轻易叫停、取缔之。改革,就是要允许试错。别说教改,整个新时期改革的步履,不也是在一步步的尝试中走过来的吗?
(魏英杰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