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琼江小渡镇流域,成片网箱鱼死亡
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让流经潼南、铜梁两县的琼江几乎成了一潭死水。而最近5天的降温不降雨,更导致江水中含氧量锐减。两县境内十余公里长的琼江江内,超过千吨网箱鱼和野生鱼翻起了白肚皮。
十公里琼江死鱼成片
昨中午,在琼江下游末段——潼南县小渡镇与铜梁县中和乡交接处,连绵不断的网箱内,白鲢、鲶鱼、桂鱼等翻起白肚皮。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腐腥味。村民逯德强等人正在收网,捞起最后的几百斤活鱼,转移到货车上。
“两个多月没下雨了,琼江成了死水,水质缺氧。”逯说,他今年养鱼3万多斤,所剩不到万斤。现在,他要把活鱼转移到有活水源流动的涪江去。
渔民刘正伦望着满江死鱼,目光呆滞——原来,他今年才开始养殖网箱鱼,贷款3万元购进饲料和两万斤鱼苗。如今,鱼苗全部死光,损失约10万元。
渔民冷邦志今年借资20万元,养了26箱(每箱约7000多斤)网箱鱼,预计可获七八万元收入。然而,持续高温干旱和突然间的巨大温差,让他的鱼儿死亡九成以上。
“20日,我发现大量鱼儿起水,知道水中缺氧要死鱼,三天三夜没睡好觉,不时电动给氧,但于事无补。”22日清晨,江面上大量泛起死鱼。他说,当时马上转移,只会加剧鱼儿死亡,何况根本来不及另找活水源安置网箱。
沿琼江而上,小渡、塘坝、太安的十余公里江面上遍布死鱼,打鱼船“陷进”死鱼堆中,渔民摇桨异常费力。
百家养殖户损失千万
潼南县政府介绍,常务副县长谭新森带领农业局、环保局负责人视察灾情,并于22日夜召集沿江各乡镇领导,在重灾区之一的塘坝镇召开紧急会议,尽最大努力转移活鱼,挽回渔民损失;尽快打捞江中死鱼集体填埋销毁,检测琼江水质,降低环境受污程度。目前,县政府正清理死鱼。
据统计,潼南县琼江流域受灾严重的网箱鱼养殖户超过百户,死鱼约1200吨,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
干旱和温差酿成灾害
经查,此次大量死鱼排除了人为投毒和企业污染原因。潼南县农业局水产站站长卜云光介绍,两大主要因素导致死鱼:其一,特大干旱使琼江流域降雨减少,导致平均水位下降了1米多,江面形成“死水”,加之沿岸倾倒生活垃圾,水质变差;其二,一周以来大幅度降温,导致江面温度降低,但因为没有降雨,江底温度仍然偏高,两者混合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气,导致鱼儿缺氧死亡。
此外,网箱鱼养殖密度过大。卜称,62.5立方米的网箱水域适合养鱼4000斤,且规划给每户渔民最多2个箱位。但为多谋利,不少渔民每个网箱养鱼达到8000斤至10000斤,还暗中违规私设了更多网箱,导致灾难来临时,死鱼量增大。“相关部门多次规劝取缔,但收效不大。”
卜站长建议渔民:换取新鲜活水源;降低网箱养殖密度,保证每条鱼都能在水中吸氧;遭遇持续干旱时,及早将鱼转移或上市交易。
记者朱昕勤/文钱波/图
来源: 2006-08-26 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