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并花大力气进行了系列的宣传推广工作。但近日,有市民反映,广州的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大多市民扔垃圾时都不分类;而即使市民分类扔垃圾,环卫工人收垃圾时也是将黄绿两个垃圾桶里的垃圾混合装到一辆垃圾车里,分类垃圾箱实际上没起到作用。
多数人不懂得如何分类
记者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并没有把垃圾按规定分类,很多不可回收的食品类垃圾都扔到了可回收的垃圾箱里。而在老城区的一些地方,还存在分类垃圾箱配置不普及的问题,很多街道使用的还是没有分类的单一垃圾箱。
老城区分类垃圾箱太少
据调查,道路上的垃圾箱一般隔50米就有一个,在海珠区的新港中路、新港西路、昌岗路及广州大道等主要道路还是以单一的垃圾箱为主,并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其中从珠影到橡胶新村的新港路段和昌岗路段,记者粗略数了数,单边路段大概有53个垃圾箱,双边就有100多个,而且绝大部分是单一的垃圾箱。而原东山区一些比较老的城区里,大部分还在沿用老式的绿身垃圾箱。但像芳村大道等一些主要干道及新建的大学城内则都配置了分类垃圾箱。记者巡城发现,虽然很多地方都配置了分类垃圾箱,而且还在箱外写明如何分类,但实际上,大部分垃圾分类箱的分类功能都处于闲置状态,市民并没有真正分类扔垃圾。8月19日13∶16左右,在石围塘公交车站的分类垃圾箱前,一名二三十岁的男子毫不犹豫地把一个吃剩的梨核扔进了可回收箱中;13∶19,又有一名胡须男子头也不回地把一个美汁源的空塑料瓶甩进了不可回收箱里。13∶22,一名离垃圾箱只有一步之遥的妇女随便把一个黄振龙凉茶杯扔在地上……短短几分钟内,前往扔垃圾的几个人都不做分类,随手就将垃圾胡乱投入垃圾箱。记者走访多条道路,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情形:在不可回收的垃圾箱中,堆满了如饮料铁罐、废旧纸片等还可以循环再用的资源,而可回收的垃圾箱里却塞满了吃剩的面包、茶叶渣等不可回收的东西。
很多人不了解垃圾分类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发现许多人分不清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一位从外地来穗工作的段先生表示,看到广州街头的分类垃圾箱,我通常都会按分类标志来扔垃圾,但有时太匆忙就不分了。而且有时候会分不清到底什么是可回收的。大学生小谭也觉得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不普及:“许多人还不了解何为垃圾分类,分了类有什么作用。”对此,市市容环卫局分析,一方面由于广州人口众多,部分人群素质不高,垃圾分类意识难以快速普及。另外,由于垃圾分类是一项长远工程,需要循序渐进,通过大力宣传使观念深入人心。
环卫工收垃圾也不分类
市民不分类导致垃圾箱分类功能丧失,但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个同样令人费解的现象,即使市民按着垃圾分类箱的指示来分类扔垃圾,环卫工人在收集垃圾时,竟然是将不同垃圾箱里的垃圾混着扔进一辆垃圾车运到压缩站处理。
环卫工自收垃圾卖钱
小周是一名负责收集垃圾的环卫工人,他告诉记者,实际上,他每次都是将垃圾统一装到一辆垃圾车上,并不会分着来装。在压缩站工作的老赵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分类垃圾箱里的垃圾都是倒进同一车中处理的,不会分着来处理,不过一些有污染的垃圾,像死猫、死耗子之类会事先被清洁工分出来另行处理。”“垃圾箱里的垃圾不是已经分类了吗?,你为什么把它又混到一块呢?”面对记者的问题,小周反问:“你看见分类了吗?”另一名操作垃圾车的工人向记者解释:“其实倒进车里的垃圾几乎都是没有用的垃圾,有用的都被收卖佬捡走啦。”小周还透露:“我们环卫工人自己也会把有用的垃圾收起来卖。”据小周介绍,一般他们都会捡一些塑料瓶、废纸皮、易拉罐之类的。“一个月大概能捡到十来二十斤吧。按照矿泉水瓶每斤2元多计算,一个月就能卖那么40多块钱。”
环卫局默认工人卖垃圾
广州市市容环卫局此前也表示:广州不是没有垃圾分类,只是垃圾分类是由民间完成的。广州市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前已经先后在家庭、社会以及环卫收运等多次分类。据市环卫局不完全统计,平均每个果皮箱每一小时内被拾荒者“光顾”五六次,大部分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废弃物没有进入填埋场。记者在蹲点调查中也发现,每隔10~15分钟,就有一名拾荒者对果皮箱垃圾进行一次分拣,塑料瓶、易拉罐等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基本上被捡走;最后,环卫工在收集垃圾过程中也会对垃圾进行分拣,最后上垃圾车的,基本上都是没有价值的废品了。此外,市容环卫局表示,由于环卫工人收入较低,该局默认环卫工人可以将有用垃圾挑拣出去卖掉,不需要向局里或者压缩站交钱,环卫工人承担了部分垃圾分类的工作,卖掉可回收垃圾的钱可以全部留下贴补家用。策划廖卓斌撰文 孙婷婷 实习生 何瑞娟
编辑点评:垃圾分类没做好,板子不能打市民
推广了几年的垃圾分类在广州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有人将其归结为市民素质不高。市民扔垃圾不按类别处理确实是分类不能有效实施的一个原因,但是将板子全部打在市民身上显然有失情理。政府对垃圾分类的不够重视,社会没有创造一个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这才是垃圾分类推广工作遭遇尴尬的“罪魁祸首”。在广州很多公共场所,很难看到分布均匀、提示醒目的分类垃圾箱,即便在某个街道和小区里偶尔看到,但大多成了摆设。我想一个垃圾分类箱的成本不会高到哪里去,然而多数公共场所不见垃圾分类箱的影子,至少表明有关部门并没有将这事当回事看待。而对于那些已经扔进分类垃圾箱里的分类垃圾的混合处理,以及默许环卫工将一些有用垃圾卖给收买佬,无疑有纵容市民不按类别处理垃圾的嫌疑。诚然,有关部门可以辩解说市民的环保意识不够强,因为有了垃圾分类箱,很多人依然乱扔垃圾,但是必须明白,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有个过程的,政府的职责应该是引导市民逐步形成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而不是以推定的预设来为自己的环保责任开脱。这既犯了逻辑倒置的错误,也不符合政府服务公众的原则。在西方一些国家,垃圾的分类有严格的规定,从政府到公众都不得违反,而且分类垃圾箱设置得很清晰,功能也很全面。即便在我国的台湾,随处都可以见到标志醒目的分类垃圾箱,外形则采用卡通造型的人性化设计,让人很自然地就会按类别处理垃圾。反观我们呢?至今还停留在垃圾分类标准的讨论上。连政府都没弄清楚如何分类,又怎能责怪市民不按类别处理呢?作者:李龙新闻来源: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