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MP3仅售199”,近日,超低价MP3的广告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自几年前MP3开始大幅降价以来,越来越多的平价产品出现在市场中,599、499、399……价格底线相继被突破,然而199元,容量高达1GB的MP3还是把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到沸点。 也有部分消费者产生了疑惑,同样容量,相同规格配置,不同品牌MP3售价相差高达500、600甚至上千元,这么大的价格差异,难道仅仅是品牌效应,或者某些品牌有超高利润吗?
购买MP3该看哪些指标
对于任何一款产品,消费者都是从表象开始理解。比如MP3,目前消费者最关心的无非是外观、容量、液晶屏,厂商的广告也会在这几方面做文章。然而,这些性能指标并非MP3的全部,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就产生了看上去性能相似,价格却千差万别的现象。
一款MP3主要由闪存芯片、音频芯片、电池、电器板、屏幕等组成,在这些材料中,以闪存芯片与音频芯片所占比例可达80%以上,但它们却最容易被消费者所忽视,一些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厂商,就抓住消费者对MP3产品认识不足,把容量、液晶屏等表象的性能提升,却在闪存芯片与音频芯片方面尽最大可能压缩成本。
廉价MP3多源于MLC芯片
目前,MP3常用两种闪存芯片技术,分别是单层式储存格,主要由三星、现代、美光以及东芝生产,多用于中高端MP3;第二种则是多层式储存格,目前主要有东芝、瑞萨生产,三星电子也有相关产品。因为音频产品的频繁读写会很快耗尽芯片的寿命,但MLC由于价格低廉,被多数国内中小低端MP3品牌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大量使用。
据介绍,SLC能存储两个电荷值,即一个存储单元当中存储1bit的数据;而MLC能存储四个,即一个存储单元当中存储2bit的数据。MLC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使用寿命较短。举例来说,毎天连接电脑几次,再加上每天的听歌和录音,看电子书的书签写入和读取,平均每天将有最少20~30次的读写,那也就意味着在一年以后该MP3将达到寿命晚期。其次SLC的存取速度基本是MLC的3倍。这就意味着,使用MLC芯片的MP3载入歌曲需要更长的时间。低成本、高密度、低速度、低安全性、低寿命是MLC解决方案的特点,但很多厂商看中的只是其“低成本”,加之MP3市场没有强制性规范,导致低端产品中MLC方案泛滥。
黑芯片流毒MP3市场
前段时间,市场上流行一种“升级版U盘”,利用修改硬件信息,将低容量闪存标为高容量,比如实际为128MB容量的芯片,在电脑上会显示成为256甚至512MB,在拷贝低于128MB容量的文件时,U盘正常工作,而当文件超过实际容量后,拷贝工作就会进入无限循环,不能结束,也不能完成拷贝。目前这种诈骗手段也被一些不法厂商应用在MP3上。
此外,闪存芯片回收市场也很火爆,由于闪存芯片都存在于机身内部,外观基本没有折旧现象,为了谋取暴利,一些厂商大量回收二手闪存芯片,加上粗糙工艺制作的电路板,就构成一款MP3。闪存芯片都有寿命限制,此类产品不单音质粗糙,其使用时间也通常很短,加之这些厂商大多逃避质保,消费者看似买了便宜货,但实际上等于花几百元“租”了一个MP3,租期仅为几个月。
消费者呼吁拥有知情权
目前,中国MP3市场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范围的关注。不但对使用“黑芯片”奸商严打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对于市场上流行的MLC与SLC两种芯片,也有厂商呼吁,为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选择,MP3厂商也应该像PC厂商,标明产品的核心部件,包括:闪存芯片、音频芯片、电池容量、屏幕类型等,给消费者应有的知情权。
在现行状况下,MP3市场的希望,在于优势厂商的充分发挥,让消费者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无限透明,让消费者了解到一些“不透明”的内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