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热线66810555消息 (记者王勇古月实习生崔晓)“强行拉住病人治疗,并且把尿结石误诊为食物中毒,害得我病情延误,”8月26日,海口市民柳先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气愤地对记者说起“黑诊所”危害。
柳先生介绍,8月24日下午2时左右,他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难忍,便从家里往医院赶,在路上连吐了两次,因为情势危急,他便到华贸大厦对面的一家诊所里让医生先看看能否止痛。
医生把他迎到诊所后,让他躺在床上开始给他检查,并询问他早餐和中餐分别吃了什么食物。这时柳先生才发现询问他的医生连上衣都没有穿,医生告诉他是食物中毒打一针就可以了。
为了快速止痛柳先生就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但注射过后效果并不明显。此时柳先生便想到其他医疗机构治疗,但医生说再打一瓶吊针就好,说着又给柳先生挂起了吊瓶。
在挂这一瓶吊针的时候,柳先生感觉疼痛越来越严重,期间还呕吐了两次,但医生解释药物还没有起作用。一瓶打完后,医生又挂上一瓶,柳先生要走,医生按住他说,药物马上起作用,这样柳先生一连输了3瓶盐水。
随后柳先生回家等待“药物起作用”,但直到晚上11时疼痛一阵比一阵强烈。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柳先生到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结果为“输尿管结石”。经过输液后柳先生的病情得到控制。柳先生说这医生太缺德了,自己的病情差点被延误。
8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柳先生所说的诊所,看到一名“大夫”正在为病人看病,在讲好价钱后,“大夫”从旁边缝纫机上拿出一个从肮脏的塑料袋,并从塑料袋中翻出开给病人的药。记者注意到,在不到10平方米的空间里,“大夫”用石棉瓦把房间分成两部分,一边是诊所一边是缝纫店。
该诊所里任何证件都没有,“大夫”王景平也没有行医资格证。王景平告诉记者,他主要是买药“顺便”问问病人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