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出台了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在总共26项指标中,取消了招商引资等考核指标,要求约束形象工程,加大民意调查,看重绩效分析。这项规定受到人们关注。
一个时期以来,在许多地方,招商引资成为干部政绩的重要考核依据,有些地方甚至成了干部升降的重要标准。 而且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有招商任务。一位乡镇干部曾说,每天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什么地方去找项目,引资金,这成了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没有心思和精力去想日常和本职工作。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不少领导干部整天忙于招商引资。自己负责的工作,没空处理;本应及时办理的政务,无人问津。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也常常找不到人。结果是正常的工作没做好,领导干部还特别忙。
招商引资减负,有利于领导干部轻装上阵,专心干好本职工作,也有利于让领导干部少一些瞎指挥和盲目蛮干。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要求,特别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项目,需要专业知识和经济知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我们不否认一些领导干部对经济工作比较内行,但多数人恐怕不是这样,对一些专业项目的总体情况、发展前景、应当注意的问题,如何规避风险,本地的优势和合适发展的项目等情况,很难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但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凭借领导权威,可以发号施令。于是一些不应该上的项目,就在种种重压下,盲目立项上马。可常常是庆祝的鞭炮硝烟刚散去不久,工程就停在那里,成了烂尾项目。这种工程项目,每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恐怕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转变政府形象和作风,反腐败工作也需要给干部招商引资减负。现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干部作风不正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打着招商引资的名义到处游山玩水,冬去海南,夏到龙江,春逛沿海,秋游青藏。但最后,项目没招来几个,报销票据却叠得厚厚的,弄得公私不分,泾渭合流。更有甚者,招商的足迹踏到了国外,带上几个老板,全球飞来飞去,行踪飘忽不定。这些干部出国招商的真正用意,大家都很清楚,他们在人民心中会是什么样的形象?
当然,多数地方把招商引资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有其良好的初衷。本意是建立激励机制,引来凤凰,加快发展,造福桑梓。但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不能慢,也急不得,欲速则不达,过度强调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很容易让领导干部的工作重心发生偏移,造成负面影响。
浙江省改革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减掉一些容易引发不良后果的指标,以此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除去浮躁心理,坚持求真务实,从而以良好的工作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按照客观规律来管理社会,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值得提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