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8月27日电 题:一位比利时钢琴家的中国情缘
作者 柴燕菲
纯正的普通话,到将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演绎得完美无暇,他就是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这位在欧洲享有盛誉的钢琴家今天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坦言,对于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他有着太多的迷恋和感动。
我要将中国音乐带到世界各地
“我非常喜欢中国的音乐”尚·马龙告诉记者,自一九八九年他的首张专辑在中国台湾发售以来,他就和中国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他经常在家听中国的流行音乐和乡村音乐(民谣)。尚·马龙表示,他现在正在努力尝试把西方的音乐和中国元素做一个完美的结合。在尚·马龙看来,音乐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而世界各地的音乐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入了其他国家的音乐元素,使其音乐更加时尚与共通。他认为中国音乐的轻柔能够很好地弥补西方音乐不足。
“虽然现在国外还不太了解中国音乐,但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音乐将中国音乐带动世界各地”尚·马龙告诉记者,他的不少音乐作品中都注入了中国音乐的元素。他所研究的中国乐器,如二胡、琵琶等,这些也都会出现在他欧洲的一些演唱会上。在此次“西湖之夏”音乐节中,他带来一首特地为西湖音乐节所作的曲子《杭州之夜》,其中就融合了他自己对于中国音乐的了解以及对西湖美景的热爱。
努力学习中国话
“杭州很美,谢谢!”在采访中,尚·马龙不时从嘴里蹦出几句汉语,虽然并不多,但有着认真的发音。他告诉记者,现在他正在努力学习普通话,希望以后与中国观众有更多的交流。
尚·马龙告诉记者,他到中国已经十多次了,从二00三年开始他就多了许多机会来中国演出。相比以往的自谦,他大方地表示,现在对中国已经非常熟悉。他笑着向记者列举道,他会使用中国的筷子、会用简单的中国话和大家打招呼。这让记者又想起他用普通话和西湖乐队一起演绎的中国民谣《茉莉花》所带给大家的那份别样江南韵味。看来尚·马龙先生不仅对中国音乐熟悉,用中国话唱歌也在行。
中国观众让我感动
尚·马龙先生说,中国是一个让他迷恋的地方,更是个让他感动的地方。“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观众”尚·马龙告诉记者,此次音乐节中看到了很多热爱音乐的中国观众,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让他非常感动。据尚·马龙介绍,在西方国家,由于演唱会的频繁举办,让许多乐迷的品位变得越来越随性而不够多元,他觉得,中国的观众与欧洲观众不同,是最能接受多元化音乐的一个群体。
有观众就有市场,当记者问起对中国音乐市场看法时,尚·马龙不假思索地说,中国音乐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现在很多海外音乐界人士都非常看好这个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