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
上个星期四的下午,我带孩子到南京市龙蟠中路和瑞金路交界处附近的河边玩,这条河我不知道应该叫什么名字,但是河堤上绿意盎然,河水也很清澈,给人的感觉很好。我们就走到高河堤下的“内河堤”玩。 河堤上面就是南京报业大楼。
时间过得很快,不久就近傍晚了。这时我孩子提醒我道:“你听是什么声音?”我仔细一听,是一条狗在叫的声音,而且这声音很特别,好像是一种挣扎出来的声音。于是我们便循着声音找,很快就在一处被水泡着的草木丛的边上发现了一条小狗,它挣扎着想要摆脱水的威胁,但是一时也上不来。孩子当时就急了,恳求我救救它,可是我是这样想的,“内河堤”很窄,和水面的角度也很“陡”,而我是一位女士,小孩才4岁多,我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胆子去伸手救它。关键是旁边一个人都没有,而且我也怕它是别人遗弃的有问题的狗。但是它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不停地叫着,声音越听越惨,我们也越来越急。后来,我想到的办法是,给一家在南京颇有影响力的报纸打热线电话,电话里的人挺热情,说通知有关记者来,这家报社离此地最近,所以我打电话找他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也给110打了电话,对方的接待态度也不错,说这个事情应该归河道管理部门管,接电话的警察同志说要和河道管理部门联系看看,但就怕他们下班了。我就请求他们尽量联系,我说,小狗也是一条命啊,能救还是应该救。
很快,答应来的记者来到了。但是他虽然很热心,却也没有多少办法。本来,我叫记者来,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记者同志想了半天,也试着去救小狗,可是最终功亏一篑,小狗溺毙了。我的孩子也流下了泪水。
事情已经过了好几天,我还放不下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养过小狗小猫,而且平时对别人养宠物还不太理解,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使我对一条在绝境中挣扎的小狗充满了哀怜和内疚之心。我一再想,我,记者,警察,我们的态度还都不错,也想过一些办法,但为什么最终还是不能救下它呢?这件事情还有没有值得思索的东西在里面呢?我们总是宣传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但现实又是怎样呢?
我关于此事的想法还不成熟,我觉得好像缺乏对动物救助的一个有效机制,或许有这样的部门存在,但在紧急关头,我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它”,这至少说明,“它”就算存在,老百姓不知道,也是工作没做到家。这说明,在城市里,关于对动物救助的一个机制还值得拷问。我今天给贵报写信,是看到了贵报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如果此信发表,望能触动更多的人思考。
南京市民 李秀(非真名,写信者注)
编后
前不久,我们还在为这样一件新闻扼腕不已:成都新津县农村一家四口为救猪跳入粪池中毒身亡。应该说,这条新闻虽然是以救动物为“关键词”,但农民的穷困才是这条新闻里最该关注的。不过,救猪也真实反映了人类对于动物命运的关心,为救动物该不该奋不顾身值得讨论,但是这种对于动物命运的关心却是不容置疑的。确如李秀所言,来信所谈到的这件事情是对动物救助机制的拷问,这个拷问应更集中在“动物救助机制离老百姓和动物有多远”这一问题上。现在,不少地方都有“动植物保护处”或“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应该说,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问题是,是什么原因让李秀认为城市里没有这样的部门或机制呢?恐怕不只是宣传不到位吧?本报编辑收到邮件后,与这位读者进行联系,确定此事属实。关于这件事情,也欢迎广大读者发表看法。电话:025-86578422(每日下午16:00后),邮箱:gaoming0615@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