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没有人不希望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城市。但仅有羡慕和憧憬是永远做不到的,它与每一位市民的言行、对城市管理的认知与参与、文明素质的日益提高息息相关。
在成都积极迎接创卫复检、创建最佳旅游城市之时,我们试着去观察和记录发生在城市普通人身上的文明进程。 他们的每一点变化都聚成文明的源泉,每一点进步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们都有一个愿望: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
成都环卫工人夏余芳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很有信心
当你走在干净的街道上,是否留意过街边的环卫工人?你是否注意过这样的事情还经常发生:一些人在享受干净环境的同时顺手将手中的垃圾丢在大街上,尽管垃圾桶就在眼前。成都市目前有10000多名环卫工人,每人每月拿着450元的平均工资,他们从事成都市三环路以内的大街小巷的垃圾清扫工作,每天清扫垃圾3800吨。不难想象,如果他们停止工作一天,我们将处于怎样的生活环境。
日前,本报记者跟踪了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夏余芳的全天工作,希望从她的视角来了解成都市民的公共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
凌晨3点半上班
她一点都不害怕黑暗
夏余芳每天凌晨3点钟就要起床,3点半上岗。记者前一天晚上跟她约好这个时候见面,但闹钟响了一次又一次,在床上经历了多次迷糊和清醒之后,21日凌晨5时,记者才从床上起来,乘车赶往望江公园。记者乘坐的公交车是最早的一班,偌大的车厢里只有记者一个乘客。昏黄的路灯下,街上最多的就是穿黄色马甲的环卫工人。“你来的时候,过了川大游泳池就看得见我。我戴着口罩,穿黄衣服。”前一天晚上,武侯区市容局环卫所的夏余芳清楚地给记者说了她的工作地点和衣着特征。
30分钟后,记者在望江公园附近下了车,向川大游泳池走去。茂密的竹子伸出围墙,尽管有路灯,总感觉比其他路段暗了很多,有点害怕。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不时有汽车快速飞过,卷起一阵风。走了大约200米,在昏黄的路灯下看见前方有一个身穿黄色马甲的人,戴着口罩,埋着头,有力地挥舞着手中长长的扫帚。黄马甲慢慢向记者走来,站定,摘下口罩,露出熟悉的笑容:“来了,这么早。”果然是夏余芳。尽管记者已经迟到了两个多小时,她还是很吃惊。
此时的她看起来脸色有点暗,额头的汗水将头发粘成一绺一绺的。想起刚才那段比较黑的路面,记者真担心这位瘦弱的女人是如何来到她所负责的路段。“你3点过就要过来,一路上害怕吗?”她笑了笑说:“我又丑,又没有钱,一点都不担心。”
4小时清扫
不让市民灰尘中穿行
她继续挥舞着扫帚。再过一阵子,人行道上最多的垃圾是落叶和食品塑料袋。当有车疾驶而过时,路中央的塑料袋就被高高抛起。见此情形,夏余芳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跑过去收拾塑料袋。她扫地时最害怕疾驶而过的汽车和骑得飞快的电动自行车。今年5月9日凌晨,夏余芳专心作业时,被一辆车(至今还不知道到底是汽车还是电动自行车)撞昏过去,过了一阵才被附近的工友发现。她在医院躺了10多天,撞车造成的脑震荡如今留下后遗症,只要一想问题头就痛。幸好武侯区市容局环卫所给她买了保险,申请到了工伤,她没有花一分钱。
记者发现夏余芳所负责的路段比别人要长。她告诉记者,环卫工人的工资一般是450元,由于她家比较困难,申请多干一个人的活,所上就多给了一部分钱,因此她也就没有周末休息时间。她负责的路段(两边)走路大概要花半个小时,清晨第一次作业要花近4个小时。
她一边与记者交谈,一边不停地挥舞着扫帚,并将垃圾归拢。6时30分左右,路上开始出现自行车。她的工作一定要在7时30分市民出行的高峰前结束。根据工作规范,不允许市民在灰尘中穿行。
7时许,路上的行人、车辆渐渐多起来。夏余芳结束了清晨的作业,坐在路边休息。这时,她从衣袋里掏出两个馒头,就着塑料瓶里的水吃起来。为了节约时间,她从不去饭馆或回家吃早饭,就花5毛钱买两个馒头,喝从家里带的凉开水。
扫街5年
感觉如今娃娃的习惯最好
夏余芳是自贡人,20岁时来成都打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并结婚。回忆起5年前扫地的情形,她觉得简单得多。当时基本上是一把扫帚扫完所有的大街。如今,他们配备的工具有大扫帚、小扫帚和一个专门用来粘灰的“波斯猫”(编织袋的细条绑成的扫帚,对扫灰很有用)。她还记得当初是将垃圾堆在中转站,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现在垃圾实行日产日清。“我们领导说,全成都市一天要清扫垃圾3800吨,你看我像不像蚂蚁?”
她记得5年以前,街上垃圾桶要少一些,不少人常常是习惯性地随手扔垃圾。甚至有些人明明看见她刚刚扫过,还是若无其事地将纸巾、塑料袋等东西丢在街上。现在要好一些了,经常有人看见她放在街边的撮箕,会主动走到旁边,把垃圾扔在里面。
夏余芳说,虽然这么多年,乱丢垃圾的现象在减少,但成人似乎没小孩做得好。她所负责的路段里有一所幼儿园,每天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从她清扫干净的路面上经过,她就感到很欣慰。更让她高兴的是她发现小朋友的卫生习惯很好,几乎从不乱丢垃圾。
随后记者看到的几个场景证实了夏余芳的说法。
在一家餐馆门前,一男子从里面走出来,用纸抹完嘴巴后将纸揉成一团,看见旁边有一个垃圾桶,一扬手,纸团化成一道弧线飞过去,可惜没有落入桶中。看到记者的目光,他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解释:“我本来想扔到垃圾桶里,结果丢偏了。如果再捡就很麻烦,就让环卫工人来捡嘛。”
在府河竹苑,3岁的七七买了个雪糕。吃完后,她将竹棍放进包装袋,走了近百米后才将包装袋丢进垃圾桶。丢完后,她拍拍手,表情十分愉快,好像干了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七七妈妈告诉记者,家人平时十分注意对孩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进行培养。记者一位同事5岁的女儿有一回在车上大哭大闹,突然看见妈妈往车窗外扔东西,哭啼还来不及完全停止就严肃地说:“爱护环境。”
记者大为感慨,按理说,成人的知识水平、个人素质应该高于儿童,但不少成人不注意卫生文明习惯的现象,的确折射出对公民意识教育上的一种缺失。假如这个现象得不到根本改变,城市的总体文明程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晚上10点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转眼到了中午12时,她已对自己所负责的路段进行了两次巡查。她收拾好东西,骑上自行车急急忙忙向家里赶去,她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做饭、吃饭、洗碗和部分其他家务。如果当天没有人替换,她要在13时赶回来。到17时30分,她还要在所负责的路段巡查两遍。18时30分,晚饭过后,她又开始了连续3个多小时的工作。
22时,夏余芳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我最头疼的是乱丢垃圾
在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前,记者决定先到夏余芳的家里拜访。“我的家很好找,到了五楼看见没安防盗门,没有锁的门就是我家。”电话那头,夏余芳细细地声音告诉记者。
20日晚上,按照夏余芳告诉的特征,果然找到了那样的门。轻轻一推,门就开了。“来了。”门后响起熟悉的细细声音。由于没有灯光,记者估计进去是一个客厅,但是里面空空荡荡。借着里屋电视的光亮,看到背后出现一个身材娇小露着微笑的女人,长长的裙子穿在身上显得有些空旷。
“啪。”她摁亮屋顶的灯,灯的瓦数很小,可以看清屋里的陈设。床上,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用手撑起来,微笑着向记者打招呼。“他是我老公王浩,有残疾,不是很方便。”床前,一个生锈的风扇缓缓地转着,王浩的额头闪着汗珠。他不停变换左右手,力图将身子撑起来一些,不时将头往后扬,看看身后的电视。夏余芳介绍,王浩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便。结婚后,他身患多种疾病,右半边身体常常没有知觉,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
记者:王浩的母亲呢?
夏余芳:在隔壁,不敢介绍给你,她患了多年的精神病,怕她看见陌生人会整夜大闹。
记者:你们的门为什么没有锁?不怕小偷?
夏余芳:你看,我屋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房子是公房,要说值钱就是这个21英寸的电视,这是环卫所去年送给我的。
记者:你对自己的工作自卑吗?
夏余芳:说不自卑是假的,但是每天看到自己扫的地干干净净,落一个馒头都不得粘灰,我还是高兴。
记者:你在工作中最头疼的事情是什么?
夏余芳:我最头疼的是极少部分人乱丢渣子、烟头、冰糕纸。有时候面前明明有一个垃圾箱,就是不愿意丢在里面。
记者: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夏余芳:是司机开快车,生怕一下给我撞过来。我希望司机看我们在扫垃圾的时候,能够放慢速度。
记者:你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夏余芳:我的老公不犯病,身体再好一些,一家人都健康。如果可能,希望工资再增加一点。
记者:你认为全国卫生城市复检是面子工程吗?你有信心通过复检吗?
夏余芳:在我看来,复检对老百姓最有利。我工作5年来,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前就是把路上的垃圾扫走就行,现在要求把沙子都要扫干净,我明显感到现在的大街太干净了。走在干净的大街上,心情都要好一些。你看看我们扫的街道,就知道复检一定会通过。
目前,夏余芳一家靠她当环卫工人的几百元工资和王浩及母亲的低保金生活。夏余芳称,每天工作后,她回去爬楼的力气都没有,但很多事都不忍心让丈夫知道。
本报记者 赵郁蒙 张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