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总会有一些“偶然”使你学会认识生活,感谢生活,记住生活。2006年的“青歌赛”,就是我生活中的一次“偶然”:当领队,参加青歌赛,走进央视,等等等等,对我来说都是平生第一次。因为是第一次,因为这个“第一次”就使我经历了终生难忘的光荣与梦想,喜悦与悲情,体验与感悟,所以,也就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对于大赛,人们看到的是台前选手的风光,我却记住了幕后的泪水与真情。
学会经历“意外”
我被黔东南自治州文化局委派,担任3个原生态唱法的领队。在比赛的第一阶段,我们的选手发挥出色,都进入了决赛,可以说是“整体推进”。在决赛的前一阶段,我们也继续高歌猛进,“蝉之歌”组合和“朵蝶朵阿”组合高居第一和第二,摘金夺银的势头强劲。于是,我们对结果有了更高的期待。我们的选手在创造历史的时候,总是充满自信,充满激情。他们知道,自信与激情是他们最忠实的伙伴,因此,他们希望做得更好,也能够做得更好。但是,当决赛进行到一半时,我们都知道“蝉之歌”组合不可能拿第一了。那场比赛是“蝉之歌”发挥最好的一次,直到现在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和云南选手差距那么大,我们可是唱得最好的呀,分数出来时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当时我的座位前就是统计分数的显示器,看到分数后,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扑簌簌地涌了出来———金奖与我们的“蝉之歌”擦肩而过。是不是我们的期望太高?我们的选手都是第一次走出山寨,来到北京,走进央视,获得银奖,已经创造了贵州选手在“青歌赛”上的历史,也让全国人民在央视这个最有影响力的舞台,欣赏到我们选手独具魅力的天籁之音,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用尊严换尊重
我们明白,我们的满足是对于公平的认可,是对于实力的判断,是对于评委公信力的尊重。只是生活中有许多情理之中的事总在意料之外,让你平静的心猝不及防,陡然失衡。我们不知道在赛场之外发生了什么,但面对这样让所有贵州人遗憾的结果,我们只能含泪面对和默默接受,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和陈雨露导演接触比较多,我从心里感觉到,她一点架子也没有,对我们原生态歌手很关心,甚至是疼爱有加。“蝉之歌”组合是这次参赛组合中人数最多的,也因此超过规定人数被扣了分。或许是由于我们人多添麻烦,或许是我们来自边远省区,央视化装室的一些化装师对我们的选手有点烦,也就不够尊重,经常是“给她们随便抹点儿粉,上点腮红就行了”。我们的选手含着委屈的泪水告诉了我,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冲进化装室,不管三七二十一爆发起来:“你们不能因为她们是山里的孩子就藐视她们,藐视她们,也就是藐视你们自己,是给堂堂央视摸黑。”其实,说完这些话,我的眼泪也要夺眶而出了。随后,我找到陈雨露导演“告”了那些人。陈导也挺生气,表示要立即整改。第二天,我们的选手再到化装室时,我们感受了热情和友好。《实话实说》栏目制片人海啸考虑得很周到,在8月7日录制完我们的节目后,请我们在一家湘菜馆吃饭。湘菜跟贵州菜差不多,都很辣,当时我们的姑娘都很感动。离开家乡很多天,已经好久没有吃到这样可口的饭菜了,大家伙高兴得又唱又跳。吃完饭,整个栏目组的人又把我们送上回贵州的火车。
揪心一刻
大赛的综合素质考核也曾一度把我的心揪了起来。我们的“蝉之歌”在接受综合素质考核时,播放了一段“踩歌堂”的曲子,我们的选手作了正确回答,但徐沛东评委认为这是侗族大歌。其实,“踩歌堂”是侗族大歌的一种,“踩歌堂”的侗语叫“多耶”,侗族大歌的侗语叫“嘎老”,从侗语来看,两者的意思显然不一样。徐沛东老师可能是对侗族大歌不够了解,所以作了那样的判断。好在他没有“一口咬定”,而是说“商量商量”。比赛还在继续,我却始终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我想如果显示的分数很低的话,我就要跟监审组说这事。后来显示屏显示的是0.95分,我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毕竟,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一个小数点后的数字就可以决定一个排名,一个排名会决定一个历史,每一分都是需要“认真计较”的。
5分40秒的精彩
参加“观众最喜爱歌手”奖的角逐,是我们在本次青歌赛的最后冲刺。贵州电视台代表队的专家和黔东南州文化局局长王德文认为,“蝉之歌”组合展示民族服饰,最能吸引看腻了时尚服饰的观众的眼球。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赛导演陈雨露,有经验的陈导听了很高兴,说这是个“好点子”、“能出彩”。我说,如果这样,选手需要多次换服装,只给我们3分钟的表演时间就不够了,能不能给我们5分半时间?央视的大赛直播,时间都是卡得死死的,常常要忍痛割爱。我提出增加两分半钟,实在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不自量力。没想到导演组还真认真研究了我的想法,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既少增加时间,又能使演出顺利圆满的方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大家还是没有统一意见。一位导演指着我说:“我看,讨论了这么大半天,还是这丫头头脑最清楚,就按她的意见办吧!给你们5分40秒”。几个回合下来,“蝉之歌”组合获得了“观众最喜爱歌手”奖,我们欣喜万分,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结果。身心疲惫的我真想好好睡上几天几夜。当晚与刘和刚搭戏的相声演员兼主持人汪洋也来到我身旁说:“姜南,过去我对观众投票产生的奖不以为然,觉得很假,但这次你们获奖很真实,是众望所归。”央视《综艺快报》在第二天的报道中,多次用“众望所归”一词来评价我们的获奖。众望所归,这应该是最中肯最贴切的评价。都说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全国的电视观众最终选择了我们,就是对我们的最高奖赏,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吮吸民族文化的乳汁结束青歌赛的征程,“蝉之歌”组合已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我们先后被央视的名牌栏目《艺术人生》、《实话实说》以及《幕后》的邀请,与朱军、和晶等著名主持人对话我们的“艺术人生”。“小女子”们走上了大舞台,展示风采,述说怀想,品味成功。人们差不多问了同样的问题:今后的路怎么走?我以为,原生态唱法的根基就在它最质朴最本色的生活里。作为原生态歌手,他们可以走出去展示自己民族的风采,但是他们又必须继续生活在养育他们的土地上。朱军以为侗族大歌的合声声部是固定人来唱的,在节目录制现场,他随意组合“蝉之歌”的女孩,让她们唱不同的声部,我们的女孩无论在哪个声部都能准确到位。朱军把惊讶和叹服留给了自己。所以,它的成功也是必然的。这种唱法只属于侗族,属于侗族的生活,侗族的文化。离开了这些,一切都不复存在。原生态音乐已经构成贵州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因此更懂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全社会应该对它投注更多的爱护与支持。省委宣传部长李军在表彰大会上指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省从事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的专家还严重缺乏,这对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发展十分不利。当务之急是要培养、挖掘、吸纳和留住人才。有了人才,才有希望。作为民族文化工作者,我们的责任重大。 作者:姜南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