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中药如何“走出去”?(图)
近日,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发布信息,一种名叫“复方芦荟胶囊”的中药,经检测发现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而该药的批发商和药店已被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目前,中药能否真正做到国际化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要不要保留自己的本来特色?要不要依照西方标准?我们请了国内外的专家来谈谈他们的看法。
国际化需要适应西方标准
走向世界要保持自身特色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副教授 徐晓东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中西药的医学原理大不相同,中药标准和西药标准要统一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中医里的确有一些现代科学尚不能阐释的原理,但这并不能否认中医的合理性,因为中医是几千年来通过无数人亲身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从某些方面来说,中药比仅仅在实验室里研制出来的西药更具有说服性。例如,西药将汞视为毒物,可汞运用于中药的历史已经很长时间了,像我们经常用到的朱砂安神丸中的朱砂就是西医中所说的氧化汞。
一副中药之所以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成分掺杂在一起,那是因为各种成分有相互制约,互取所长的功效。中药注重的是配搭,而不是每一个成分单独的药效。因此,不能单独就中药的某一成分进行研究,必须整体看待中药,否则就是断章取义。
我们同样不能用西药的药品检测方法来评价系统治疗作用的传统中药。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对中药的全盘否定。外国人在没有全面了解中医的情况下就把中药拒之门外,我只能表示非常可惜。因为在某些对情感的治疗来看,中药比西药更胜一筹。比如,当代人容易碰到一些心理和情绪方面的问题,中医认为人的情绪与肝有关,因此,中医会采取疏肝的方法来调节人的整个心理机制。这里的“肝”和西医中所说的“肝”有所不同,指的是我们常说的某人脾气不好,“肝火”很旺的“肝”。
中西医学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外国人对中药的看法也存在着某些偏见和误解,这从几年前的一部电影《刮痧》中就能看到。两者有差异并不意味着中医药走向世界就一定要完全符合西方医学界的各项标准。这无异于削足适履,从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太着急,必须要保存自身的特点,保留中医的特色。当然,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故步自封,应该做一些适当的改变,融合多方面的东西。例如在出口中药的时候写明中药的成分来提高外国人对中药的认识和理解,派一些中医学专家出国交流等。
我们需要珍视和肯定中医这一中国文化的优秀遗产。不可否认西医确实发展很快,像糖尿病的治疗就已经发展到分子、中子水平。但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西医也应该学习一些中医的医学原理,因为中医强调整体、宏观的治疗,而西医更着重于局部的探究。两者结合肯定能创造出更好的治疗方法。(本报实习记者章雅荻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韩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