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乐梦融实习生夏方舟)最近,上海一些高校纷纷组织学生军训,统一的“迷彩服”件件崭新,但两周军训结束后很少有人会穿。不少学生称军训“迷彩服”为“一次性的礼拜服”。
今年参加军训的大学生小王,带来了特意保存的去年夏天表哥军训时穿过的绿色迷彩服。 没想到这回学校统一采办的是蓝色迷彩服,还要配军帽,家庭经济拮据的他不得不重新买一套。
军训时穿的“迷彩服”为何成了“礼拜服”?大一新生小沈告诉记者,这种“迷彩服”加工粗糙不透气,穿起来很难受。王女士在儿子军训前把一套崭新的墨绿色迷彩服放到洗衣机里滚了一遍,没想到漂出了一池绿水。记者在调查时发现,有些在网络上开价23元的“迷彩服”,没有品牌和生产厂家地址,卖到学生手里要百元左右;学生结束军训后有民工在校门口回收,每套10元。大三学生小尤说,虽然有些学生在军训后不愿将“迷彩服”低价处理,但压在箱底保存了一两年后还是扔掉了。
为何必须买新的?如果全市各高校能统一军训服装的颜色和款式,就能重复使用。十年前,许多学校军训服装都是学生自购的蓝色运动衣裤,军训后还可在体育课上穿。如今,许多初中、高中都在效仿大学,要学生选购统一的“迷彩服”,但愿这种“礼拜服”不再成为节约型社会中被人遗忘的角落。
二手书循环 旧教材能用则用
本报讯 (记者郑裕利俞剑)新学年开学在即,旧教科书的循环使用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市政协委员庄子群建议:建立大学校园二手教科书超市,扶贫帮困和厉行节约一举两得。
为入学后的专业学习有个好开端,许多学生在如愿考入大学后就忙着搜罗本专业的旧教科书,想利用暑假预习。这一现象引起了市政协委员庄子群的深思。
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学教科书使用中的浪费非常惊人。以每位学生每学期上10门课、每门课教材费约25元计算,每人每年的花费约500元。到了学期结束,校园里会出现许多叫卖“废品”的摊点,旧教材就是“废品”中的主角之一,更有相当多的旧课本被丢弃。
而在国外不少大学,学生用过的旧教科书会被送到校园中的二手书店等待新主人。新学期开始时,教师也会建议新生到那里去挑选合适的二手书,或者向学校图书馆借。庄子群因此受到启发,提出建议:本市各大学应提倡节约为荣的理念,不要强求学生使用新教科书,并创造条件为同学们使用旧教科书提供方便;在各大学开设二手书超市或在学校的教育超市中设立二手书专柜,专门回收教科书、考试辅导书以及其他图书或磁带、CD等,整理后再向新生出售;对于贫困生,学校可以发放二手书超市的购书券和借书证,让他们免费获得或借阅本专业的旧教科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