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一家政公司派出专业“陪诊人员”为病人把关处方,必要时剔除部分药品和检查。“陪诊服务”收取处方金额的10%作为服务费用。从具体个案看,处方药品被删掉的最高有50%以上,最少的也有30%。(《新华每日电讯》8月27日报道)
“陪诊服务”无疑又是像“职业打假人”一般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另类”,然而它的浮出水面,恰又折射着医疗收费的乱局。 医院按处方的大小给医生发奖金,药商按用药的多少给医生分回扣,医生为多拿奖金、多分回扣,小病大治开大处方。在这样的背景下,“陪诊服务”的出现,应该说是应运而生。尽管“陪诊服务”要收取处方金额的10%作为服务费,但与最高50%以上,最少也有30%的冤枉钱相比,无疑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了。
但患者还是可怜矣!若舍不得付“陪诊费”,就可能遭了医生算计;不愿意被暗算,就只好为“明明白白吃药”埋单。这种情形,像不像挨了黑拳,却还要自己出钱去疗伤?看病吃药弄到这般地步,难道又只是患者的悲哀?
如今在各个医院,大厅内都高悬着“微笑服务”之类的“约法三章”。承诺“微笑服务”当然好,然而这个“微笑服务”应当是微笑着为人服务,而不是微笑着为人民币服务。而除了“微笑服务”之类的承诺,医院是否敢承诺让患者当一个傻傻的患者———不必一进医院就百倍警惕,不必雇了“陪诊人员”去看医生。哪一天患者才能当傻傻的患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