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生在莫斯科“切尔基佐夫”市场的爆炸事件共造成11人死亡、50多人受伤,死伤者大多是来自中亚、中国和越南的外国人。当地警方起初判断爆炸案可能缘起于商业纠纷或者是恐怖袭击,然而令人震惊的是,3名都还不满20岁的嫌犯在被捕后供认,作案动机竟是因为市场里有太多他们“强烈厌恶的亚洲人”。 在谴责这一暴行的同时,人们不禁对这种极端的“民族仇视情绪”产生了高度警觉。
负责调查这起案件的莫斯科市检察长肖明认为,3名年轻嫌犯深受极端民族主义思想毒害,他们的极端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及潜在后果非常严重。尽管这3名嫌犯都是在校大学生,一些俄心理学家还是指出,这些孩子没有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极端的“自我实现”念头导致他们走向犯罪。
排斥和仇视其他民族,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主要特征。近年来,俄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呈抬头之势,一些极端组织甚至公然宣称要“把外国人统统赶走”。崇尚纳粹思想、因手段凶残而臭名昭著的“光头党”更是不断公然挑起事端,屡屡袭击和杀害生活在俄罗斯的外国人,连一些国家派驻俄罗斯的外交官也成为袭击的对象。“光头党”具有明显恐怖主义倾向,已成为破坏俄社会稳定的一大祸患。有学者甚至评论说,当这些极端分子的凶器由匕首变为炸弹时,他们对社会的威胁就足以和车臣恐怖分子相提并论。
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在俄罗斯的滋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苏联解体后,大国地位的衰落和经济形势的恶化造成社会情绪普遍低落,大量移民的涌入也让许多人感到不安,个别政治力量以外国移民“抢走”俄罗斯人饭碗为借口,煽动社会的民族仇视情绪。对现状的不满和非理性的仇视心理成了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滋生的土壤。此外,棘手的车臣问题以及别斯兰惨剧等事件也助长了种族歧视和仇外情绪。一些极端民族主义组织甚至公然要求在国家司法机构注册登记,试图为其极端主张和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
可以看出,日渐突出的民族融合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俄罗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切尔基佐夫”市场爆炸事件已引起了俄社会各界的反思。由于俄政府对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没有明确的法律制约措施,警方对“光头党”等的滋事通常按流氓斗殴处理,如今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制造事端的手段正走向多样化,“杀伤性”和“传染性”也日趋增强,俄社会已不得不开始重新认识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带来的威胁。正如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信息政策委员会主席纳鲁索娃所言,警惕和杜绝任何形式的“民族仇视情绪”已经成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基本条件之一。
目前,3名嫌犯已被莫斯科检察机关起诉,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裁决。然而,根除极端民族主义势力这一社会“毒瘤”,不仅需要采取有力的法律手段和政治措施,更需要全社会从思想上摒弃种族歧视的错误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