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狂变态心路全剖析》、《杀人狂计划再杀十人》……日前,“7·16”特大杀人案犯罪嫌疑人邱兴华的落网,引发了传媒连篇累牍的报道热潮,篇篇标题都惊险刺激。详尽报道原本追求的是阅读率、影响力,但这些铺天盖地的“杀人狂报道”,却让读者发出了怒气冲冲的质问和适可而止的请求。
“找点儿新闻看,却找来了一肚子的恶心和毛骨悚然。”31岁的读者王涛没有想到,报道中竟然对邱兴华的变态杀人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连《沉默的羔羊》这样的惊悚片都会采用隐讳的画面,报纸上却赤裸裸地写出来了,恶心得我中午看到食堂的荤菜就想吐。”
更让王涛感到疑惑的是,“男人看了都恶心的东西,妇女、小孩看了是什么感受?报纸追求阅读率,却不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这些暴力血腥的描写,会给读者带来什么影响?”
暴力、血腥……部分传媒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在眼球争夺战中剑走偏锋,正滑向一个危险的边缘。
“虐猫事件”的血腥至今还深刻地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今年3月,一段“高跟鞋虐猫”的视频现身网络,因为足够暴力血腥,立即获得高点击率和转载率。尽管事件最后以万众声讨、宣扬爱心结束,但在大量夺人眼球的血腥报道中,很少有传媒考虑,会有多少读者是不愿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视觉虐待的。
“尤其是一打开网络新闻的社会版,简直就像进入了一个混乱不堪的世界。满眼都是血溅、施暴,令人不安。”南开大学研究生小徐说,“网络是不设槛的,这些信息传播给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能行吗?”
虽然抗议的读者众多,但传媒的暴力化、血腥化趋势未见扭转。有人恶心,有人好奇,为迎合一部分人或猎奇或病态的心理,以暴力为主的新闻纷纷冒头。
“传媒完全为市场所左右,刻意迎合市场需求,这是传媒的堕落。”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桑标警示说,传媒的暴力化、血腥化报道,其受众的很大部分是正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这个阶段,青少年的个性、人性都尚未发育成熟,道德价值标准也尚未达到社会规范水平,而青少年在心理、生理发育过程中,又有宣泄的需求,特别喜欢追求新鲜和刺激。”
“这些血腥描述,往往会激发部分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和模仿的冲动。”桑标介绍说,在他接触的问题青少年中,就有模仿暴力血腥报道,把小小的争吵引发为用玻璃瓶砸人、伤人一定要见血的恶性事件。桑标还担忧,传媒血腥化、暴力化的趋势会让青少年变得麻木不仁,习惯了将偶发性事件当成日常性事件,甚至会令他们形成一种凡事都要通过暴力方式才能解决的思维。
有评论为传媒喊冤,认为传媒的血腥化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是无奈之举。还有人认为,当前的血腥化报道,也是受西方媒体操作方式的影响,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对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青年教师张志安表示反对。张志安介绍说,事实上,西方媒体在报道暴力事件时有3方面的约束:首先是在法律法规方面,如电影,就可以通过分级制,避免青少年过度接触暴力、色情内容;在专业规范方面,西方媒体也有值得中国同行借鉴的地方,如CNN、BBC等媒体在播出战争场面的图片或视频时,不允许残缺的尸体出现在公开报道中;在表现暴力场面时,也一般会使用马赛克遮盖血腥部分。自觉采取这种做法已经成为西方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操守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志安认为:“在目前媒体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完全由新闻工作者进行自律所形成的约束还是脆弱的,法律才是最基本、最刚性的规范方式。”
本报上海8月2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