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湿鞋、吃水不用抬、煮饭不烧柴、汽车进寨来、村寨美起来、庭院绿起来、钱袋鼓起来、文明进家来”。这是龙里县农村呈现出的新气象。该县自2003年开展创建文明新村活动以来,共投入610.23万元,创建的193个文明新村农民人均收入2312元,有的达到4000多元。 大多数村民房前屋后都栽花种草,庭院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使5万多农民直接受益。
谷脚镇岩后村村民左祖祥告诉记者:“过去传统种植收入少、增收慢,自从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后,科技送进家,我家种3亩蔬菜,每年都有上万元的收入。”在创建文明新村活动中,岩后村通过种植蔬菜和发展养殖业,农民人均收入已达到3000多元,成为小有名气的“小康村”。
大坡村羊大凯村民组是一个有着53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过去是大坡村最穷的一个组,人均收入仅几百元。今年春节时,龙里县因地制宜,动员村民种植花卉。记者来到羊大凯村民组看到,这里家家户户的庭院都种上了白玉兰、广玉兰、桂花、海棠等花卉。去年,人均收入已近2000元。
岩后村和大坡村的变化,是龙里县创建文明新村中两个突出例子。
2003年,龙里县委、县政府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决定用三到五年时间把全县大多数自然村寨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文明进步、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中,该县以“五个结合”为中心,即把创建文明新村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全县农村建设项目相结合,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相结合,与实现农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相结合。同时要求广大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农村实际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不搞形式主义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从群众最关心、最想做、最盼望做的事情做起,积极引导发展生产,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文明新村建设从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房舍、建庭院等具体事做起,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龙里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把发展放在首位,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创建文明新村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各村实际,大力推广订单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加强能源建设和多种经营,建设各具特色的文明新风型、科技示范型、种养示范型、经济小康型、产业经济型、生态旅游型、民族风情型、花园环境型,打造“一寨一幅画,一村一个景”的新农村气象。龙山镇水桥村距龙里县仅5公里,因建设工业园区土地被征用,农民人均耕地逐年减少。龙山镇依托工业园,积极组织村民就近进厂务工,同时发展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全村去年人均收入3325元,集体经济积累50余万元,村内建有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小戏台、篮球场等文体设施,成为文明新风和经济小康型村寨。坝上村以种植礼品西瓜和养殖小区而成为科技种养示范型村庄。摆省乡摆省村则成为生态型村子。哪旁乡结合海拔高、森林植被好、土质肥沃的有利条件,引导农户种植反季节蔬菜,目前已有250户农户种植蔬菜,面积1470亩。是典型的科技示范型村寨。龙山镇厉家庄、谷脚镇大坡村、醒狮镇大岩村等37个自然村寨已成为花园式旅游型文明新村。
自2003年创建文明新村以来,龙里县共投入建设资金610万元。经过三年的努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28元。目前,龙里县已建成沼气池1915口,改厕2293户,改厨3045户,改圈2449户。167个文明新村创建点用上了自来水。
龙里县活跃着一支支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歌舞队,已成为龙里十里八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哪旁乡石板滩村苗族群众歌舞队,农闲时进行排练、表演,丰富了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三元镇永安村、龙山镇吴家庄等村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特别是永安村还有一支远近闻名的演出队,这支队伍年龄最大的近80岁,最小的才几岁。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有100多个,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要举行演出,村里或是周边乡里邻居家有红白喜事,他们就主动前去表演,活跃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草原乡幸福村则依托草原景区,发掘整理富有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组建了一支民族文艺表演队,在景区各度假村进行表演,既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作者:李广平 秦旺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