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8月29日电(记者 何丰伦)8月29日,记者从广西南宁市卫生监督所获悉,广西和中国东南沿海一些省区已经进入海鲜产品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卫生监督部门提醒人们注意,一定要注意将海鲜食品高温加工,煮熟后才能使用。
南宁市卫生监督所对南宁市农贸市场和餐饮业海产品进行病原菌污染监测时发现,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检出率高达71.4%,其中餐饮业海产品检出率高达87.5%。
更值得警惕的是,卫生监督部门在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腹泻的病人中,也检出同型副溶血弧菌。
南宁市卫生监督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据资料统计分析,近年来南宁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食用受副溶血弧菌病原菌污染的海产品所致占很大比例。
医学专家陆宜宾告诉记者,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杆菌,多存在于海水中,海产品的染菌率较高,由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食用海鲜季节多在6-11月间,由于食用海鲜引发的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沿海地区发病率高。因此,广西、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区都要注意这类疾病的出现。
陆宜宾说:“贪图‘鲜嫩’食用未煮熟的鱼、虾、蟹等海产品是引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加工过程中食物容器或砧板生熟不分,肉、蛋、蔬菜等食物被海产品交叉污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指出,只要对海产品进行56℃以上的加工,10分钟以上就可以将副溶血弧菌杀灭。但这一病菌对低温抵抗力很强,在冰箱中可存活70天。
临床统计表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症状的潜伏期一般在2~40小时,主要临床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粪便呈洗肉水样或脓血样,重者可有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等,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人们注意:“海鲜产品必须进行高温煮熟才能食用,尤其要避免轻信高度白酒、酱油、大蒜能‘杀灭细菌’的幼稚想法,加工过程中还要注意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