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市城市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对全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决城市化水平低的突出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推进城市化与提高市民素质相结合,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城市发展与农村进步相协调,扩大规模与提高品质相促进,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衔接,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热带海岛、绿色温馨中心城市,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和国内居民理想的第二居住地。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主城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加强新区、城乡结合部和重大城市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省会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城市空间,到2010年主城区建设用地达123.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初步形成绿色环境、热带风光、滨海滨江、健康宜居、历史文化等城市特色。
——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面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培育港口经济等新的增长点,壮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构建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确保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和城乡居民收入年均提高8%的目标能够实现,力争有较大的突破。
——小城镇建设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小城镇,逐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城镇经济,走集约化、生态型发展的路子,建设一批重点镇和中心镇,到2010年初步形成功能较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城镇体系。
——城乡互动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大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增强城乡互动的能力,逐步扩大城乡互动的范围,提高城乡互动的水平,形成“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市区镇齐动”的格局,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处理好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认真贯彻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把推进城市化与优化城乡经济布局、调整城乡利益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乡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好推进城市化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通过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以及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经济发展作为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源,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城市建设,通过城市建设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城乡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坚持主城区与小城镇建设兼顾的原则。处理好扩大主城区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适度扩张主城区,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设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把城乡紧密结合起来,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既要制定近期工作目标,细化措施,积极行动,又要认识到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必须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3、强化规划引导。
根据总规确定的功能分区、组团发展、建立产业带的规划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按规划要求推进城市扩张。组织编制新区建设规划、城乡结合部建设规划、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规划、城市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道路交通、给排水、防震减灾、生态环保、文物保护、园林景观、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通过制定和完善规划,坚持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前提条件。
4、扩大主城区规模。
按照主城区带状组团式发展的思路,拓展城市空间。加快长流新区建设,在原长流组团基础上划出50平方公里,组建长流新区,成立长流开发建设管理机构,把新区建设成为一个以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研发、旅游度假、总部经济、行政办公为主的综合性新区,使之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加快城乡结合部建设,将府城、长流、灵山、海秀、城西、西秀6个镇并入主城区,规划、建设、管理都按主城区标准执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共服务向6个镇全面覆盖。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开发美丽沙,严格按照项目规划,打造成集度假居住、文化娱乐、休闲购物、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城市片区;充分利用滨海资源优势,以游艇码头为重点,完善公共景观基础设施,加快滨海核心区建设;以省政务中心建设为契机,按照现代综合型城市商务区的要求,加快大英山中心区建设;完成江东旅游休闲产业区规划,突出滨海、滨江特色,建设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每年安排1-2个城市重点建设项目,到2010年使城市的特色更加突出。
5、实施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
按照“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序开发”的思路,加快旧城区改造,重点推进“一园两湖”周边、海甸溪两岸、南渡江西岸、红城湖周边、旧机场周边、秀英大道两侧、农垦城片区改造。按照“优化居住环境、改善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的思路,统筹考虑居(村)民安置、城市景观、经济发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多种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把旧城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紧密结合起来,每年安排2-3个重点改造项目,每年安排2-3条街景的立面改造,扎实推进,到2010年使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在新区和城乡结合部建设以及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强化转产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劳动密集型和各种服务型工作岗位给予优先考虑,从事个体生产经营享受下岗职工优惠政策,促进他们更多地实现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进行统一管理,使他们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各项社会保障权利。把土地转让、项目建设与工作安置紧密结合起来,使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真正得到实惠,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加快推进“村改居”工作。
6、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加强城区道路网络建设,改造和平桥、人民桥、新埠桥,新建海新桥、新东桥,加快滨江西路、国兴-海府立交、海甸岛环路、琼山大道、振兴路等项目建设,完善以主干道为骨架,次干道、支线路合理分布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截污、清淤、活水”的思路,加强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着手研究从南渡江引水,从根本上解决海口地区水系的活水源问题,使美舍河、五源河、秀英沟、龙昆沟、大同沟、东西湖、红城湖的水体质量彻底改善。继续抓好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启动主城区截流并网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把防灾减灾与生态景观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南渡江右岸、新埠岛、海甸岛等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建设,搞好城区道路绿化,到2010年新建10个公园和100个街边绿地、小花园。按照“资源共享、设施共建、发展互惠”的原则,统筹海口与琼北地区周边市县的协调发展,完善琼北交通体系,打造琼北地区1小时经济圈。
7、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法规,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推进城市依法管理。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将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提高管理效率。实施管理重心下移,下放管理权限,让镇和街道社区也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努力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数字化、网格化、下沉式”的城市管理机制。继续推进违法建筑、交通秩序、市容市貌、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城市面貌发生实质性变化。继续创新城市经营机制,以市场化的理念,按照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抓好土地规划、整理、储备和经营开发,加强土地资源成片推介,通过策划包装推向市场。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依法收回超期未建的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公交等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逐步实现社会化投入、市场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
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城市化动力
8、在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进程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在近一年的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必须继续全面抓好落实。要突出发挥产业发展在推进城市化中的动力源作用,加快建设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壮大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需要,紧紧抓住难得的机遇,整合海、陆、空港口资源,以港口为辐射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逐步形成以港口带动产业发展的港口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9、加快推进重大海港项目建设。
提升海口港主枢纽港地位,按照“四港合一”的要求,明确马村、秀英、新港、新海港功能区分,注重港区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增强秀英港国际、国内客运功能,完善新港旅游及游艇码头功能,提高新海港火车及汽车客运滚装运输能力,规划建设马村港集装箱运输和大宗能源物资中转基地。以发展游艇经济为重点,建设拥有600个泊位的游艇码头。加快海口港二期工程建设,新增2个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2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泊位。建设年吞吐能力200万辆汽车的新海滚装货运码头,扩大物流进出岛规模。
10、完善以港口为枢纽的交通体系。
抓住省政府将琼北港口建设和管理权限下放海口的有利契机,整合港口资源,增辟海运航线,大力发展航运业务,千方百计吸引大航运公司在海口设立分支机构,争取多开集装箱班轮干线和支线,发展集装箱业务。加快城市外环交通线路建设,合理疏导市内交通与过境交通,提高货物周转效率。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加强港口与铁路、公路、航空等协作,确保港口与城区、工业园区、空港、高速公路的客货畅通,形成辐射全岛的交通运输体系。
11、壮大以港口为依托的工业经济。
围绕港口做好园区布局与产业集群规划,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西拓展,以马村港和新海港为依托,建设临港工业区,加快出口加工区的筹划工作。加快海口药谷、海马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流程,简化环节,构建权责一致、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加强工业闲置地的处置力度,盘活现有的工业用地和厂房,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提高工业用地单位产出率。加快污染环境、严重影响周边市民正常生活的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步伐,科学合理制定搬迁方案和补偿办法,新的厂址要向工业园区集中。
12、积极发展以港口为支撑的物流经济。
建设临港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整合现有运输和仓储企业,引导市内大型储运公司向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公司过渡,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形成临港物流园区、火车站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互相补充,以临港物流园区为主,有利于货物大进大出的现代物流业体系,2010年初步建成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火车站到马村港沿线建设配套的专业市场、批发中心、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项目,发展货物进出口、仓储、加工、分拨、配送等业务。在丘海大道、秀英大道、南海大道建设一批大中型各类专业市场和一批仓储项目,提高秀英港的吞吐能力。发挥海口保税区政策优势,依托港口和铁路的便利条件,完善保税仓储、转运等商业网点设施建设,发挥国际贸易的作用。充分利用海南航权开放的有利时机,在美兰机场周边建设一批高档鲜活产品、名贵热带水果、花卉等批发市场。
13、逐步建设以港口物流为主干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
以连接岛内外的物流中心为基础,充分利用省会中心城市优势,打造经营管理、商业贸易、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等四大现代服务中心,增强海口对全省的服务功能,把海口建设成为连接大陆、辐射全岛的物流集散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省内及省外周边地区企业在海口设立地区总部,增强海口地区总部投资、销售、管理、采购、技术的支持功能,打造区域性经营管理中心。大力发展商业贸易,提升金贸区、海秀路和海府路等中心商业区功能,规划建设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特色商业街,突出商业特色,努力把海口建成带动全岛、辐射北部湾的商贸中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进和扶持一批国内外知名公司,积极发展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律师、公证、人才交流等中介服务,促进工程、科技、管理等咨询产业加快发展,建设区域性中介服务中心。
四、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14、做好小城镇规划。
抓紧编制全市小城镇规划,2006年完成东山、石山、新坡、龙泉、龙桥、遵谭、龙塘、云龙、旧州、三门坡、大坡、甲子、演丰、三江等14个镇的总体规划,完成永兴、新坡、红旗、龙塘、云龙、大致坡、演丰、三江等8个重点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郊结合部20个示范村庄的建设规划。统筹小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要体现特色,又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突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和改善生活条件这个主题。
15、推进重点镇建设。
依托产业基础和城郊优势,在秀英、龙华、琼山、美兰四个区各选择一个重点镇先行启动。按照市区共建、以区为主的原则,市财政对每个重点镇投入1000万元启动资金,2010年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完备、集聚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镇,镇区人口规模达到2-3万人。此后每年启动两个重点镇建设,逐步把全市的镇都建成对农村起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镇,全市初步形成主城区——中心镇——农村的梯次结构。
16、发展壮大小城镇经济。
从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产业支持等方面促进小城镇加快经济发展,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小城镇的三次产业联动,使产业化农业,各种加工型工业,以农家、休闲、度假游为主题的旅游业,以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商贸业,以及吸引农民进城的房地产业等,在小城镇逐步发展起来。大力扶持以旅游为主的石山镇、以农副产品运输为主的红旗镇、以商贸为主的大致坡镇、以服装加工业和旅游为主的东山镇、以废弃材料回收加工为主的龙桥镇等一批特色产业镇,引导和促进全市每个镇都能形成1-2个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实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引导主城区的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向小城镇转移,新建、完善6个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规范5个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建设1个国家级水产品批发市场和1个全国有影响的热带农产品会展中心。支持主城区大中型商贸企业到小城镇发展连锁配送、旧货调剂等各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繁荣小城镇市场。积极发展小城镇房地产业,吸引农民和城市居民购房置业。
17、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组建镇级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改变小城镇规划建设无机构、无人员、无经费的现状。制定和实施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明确市、区、镇三级政府权利和责任,规范建设项目提出、建设和管理流程。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费预算,统筹安排好年度小城镇建设项目计划,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着重支持道路、供水、供气、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设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资金重点向小城镇倾斜。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采取将相连的几个镇捆绑,向社会发包,委托专业管养单位管理的办法,加强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的管养。
五、强化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8、加大对农村发展的资金投入。
增加财政投入,落实“三个高于”支农投入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5年安排18亿元用于“三农”建设。要继续落实转移支付政策,争取国家对“三农”的建设投资和国债建设项目,协调金融机构扩大发放涉农企业贷款和支农小额贷款。扩大在区、镇网点新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村发展的比例。引导全社会向农村发展多投入,逐步形成以增加投入拉动农村发展的新格局。
19、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无障碍工程,促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向周边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力度,构建农村公路“三纵七横”网络,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市镇、行政村和部分自然村基本通硬化路的目标。开展农村水源调查,通过扩大城镇中心区供水范围、扩大农村安全水源供水规模和打深水井等方式,用3年时间解决农民饮水安全卫生问题。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行新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建设适合乡村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电通、信息通工程建设,缩小城乡生活条件的差别。
20、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城市的优势教育资源要让农村共享,加快镇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争取2007年实现每个镇至少有1所标准较高的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要在人员、技术、设备上对口支持农村,提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的医疗水平。镇卫生院要完成改造,重点镇要拥有规范的二级医院,一般常见病不出镇,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08年基本实现所有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推进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镇建立文体站,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建立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财政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扩大城镇低保范围,把人年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21、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产就业。
消除一切不利于农民转产就业的障碍因素,强化农民培训,制定农民职业教育规划,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开展“10万农民大培训”活动,使每个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谋生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的户籍政策,降低农民务工落户的门槛。切实保障转产就业农民的权益,明确土地承包政策,对进城务工尚未落城镇户口的农民,原宅基地产权不变,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调整现行的学籍管理办法,使进城务工人员的适龄子女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规划建设农民工公寓,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生活条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转产就业,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
22、加快城乡产业互动。
按照三次产业联动的要求,引导城市经济向农村和农业领域延伸,对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配套服务型企业,在政策、土地、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延长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鼓励一批有实力的企业把信息、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扶持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到小城镇兴办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服装、旅游工艺品、农副产品加工、传统手工业等产业,带动小城镇和农村运输、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和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村要积极参与产业互动,加速传统城郊农业向现代化都市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因地制宜发展园林、园艺和花卉种植,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热带瓜果、蔬菜、热带花卉等种植面积;发展瓜果菜良种繁育、良种猪苗繁育、文昌鸡种鸡繁育、乳鸽种苗繁育等四大工程,构建琼北地区最大的种苗供应基地,发挥农业在全省的辐射作用。搞好农业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区域化生产,为工业生产提供低成本的原料。完善利益机制,推广“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民”等统分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基地、农户形成稳定的合同关系和紧密的产权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23、促进城乡文化互动。
探索城乡文化互动的新途径,把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城乡教育互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城市中小学每年安排一批优秀教师轮流下派到镇、村中小学校支教,农村教师分批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加大城乡教师的交流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为城市的发展拓展人才资源。推进城乡科技互动,强化科技支农服务,在增强农民掌握实用技术上下功夫,把科技服务与促进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鼓励科技人员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与农民一起,共同开展产业化生产经营,逐步扩大科技在农村的市场需求,使农村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推进城乡文化体育互动,坚持文化下乡,促进文艺演出、图书供应、文体活动全面适应农民的需求,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拓展农村文化市场,使农村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互动,城市公立医院要有组织地开展支农行动,每年选派一批优秀医生定期到镇、村卫生院、卫生站坐诊,选拔一批农村医务人员到城区公立医院学习,提高医疗水平。把下乡服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推广,促进金融、电信、商贸和房地产等行业的下乡活动,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城乡联系,形成各行各业服务农村,开拓市场,又使农村反过来促进城市各行业发展这样一种城乡互动的新局面。(来源:海口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