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眩光污染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记者8月28日从创维集团在深圳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传统液晶电视因亮度过高而引发人眼眩光现象的技术难题被家电巨头创维突破,这一被称为“屏变”的技术能够根据收视环境自动变换亮度和色彩,从而使观众在收看电视时不会因为亮度过高而感到刺眼、眩晕。 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8月19日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的“屏变”技术将应用在创维新推出的16、18系列液晶电视上,国庆期间全国消费者可以在当地的卖场买到。创维20多款“屏变”液晶电视将有望在国庆期间掀起销售热潮,这对创维甚至整个中国彩电业来说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看传统液晶电视等于盯着100瓦日光灯 如果消费者长时间观看液晶电视播放的影视节目,眼睛就会感觉疲劳,视力还会出现暂时性的大幅下降。这些都是因为液晶电视本身亮度太高,引起的人眼眩光现象。中华预防医学会的专家告诉记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眼疾患者的疾病是由于长期观看液晶电视造成的,从医学上解释是由于传统液晶电视的高亮度存在眩光污染引起的。 业内专家指出,眩光是指当人们观察某一视觉对象时,如果视场中有一耀眼的发光点,就会影响观察效果,而且会使人感到不舒适,这就是眩光现象。眩光将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随着更多的液晶电视走进普通消费者家庭,由此而引起的眩光污染应该引起广大彩电厂商的关注。 创维集团研究院副院长、“屏变”技术发明者李海鹰介绍,液晶显示产品刺眼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发光原理,因为液晶本身不能发光,只能依靠背光源提供亮度,因此,看液晶电视无异于盯着一盏100瓦的日光灯,看久了自然就会视觉疲劳,产生“眩光刺眼”,进而视力下降。 他继续说,传统液晶电视在工作过程中,背光灯光源亮度是恒定不变的,这就导致同一画面在暗环境下,表现出暗场景泛白,图像过亮刺眼;在亮环境下,又表现出亮场景亮度过高,产生眩光的现象,是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此外,由于传统液晶电视的背光源的亮度是恒定的,表现出亮场景时缺乏层次感,暗场景时黑色不黑,白色太白,进而导致液晶色彩失真,呈现“浮雕状”。与CRT电视和等离子电视相比图像显示缺乏立体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传统液晶电视的背光源亮度无法自适应改变。 “屏变”有效解决传统液晶电视眩光污染 据了解,“屏变”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液晶电视的眩光污染问题,在于它不但可以从电视内部图像自身亮度的变换进行调节,而且还可以根据观众的收视环境亮度的变化而变化。 李海鹰告诉记者说,“屏变”的效果是由光感屏变和场景屏变两个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光感屏变是指利用电视外置的光学感应器,通过对外界环境亮度强弱的监测来调整背光灯管亮度等级和功率。 李海鹰拿出了光学功率计对感光头进行监测,记者看到,电视机使用功率随着外部环境的明暗程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当用小电筒照亮感光头时,电视画面的变化幅度非常大,并自动调整到不刺眼的状态。 据悉,目前彩电行业中只有创维和松下拥有光感屏变技术,而场景屏变则更是创维独自拥有的技术,它是“屏变”技术的另外一个核心。使用传统液晶电视的人们发现,在观看高亮或者黒暗的画面时,液晶的层次表现力并不好,因为背光灯亮度无法调节,所以画面的暗场景很难像CRT电视或等离子电视那样表现优秀,也丢失了原画面的层次感。 李海鹰指出,电视场景的变化是动态的,而且是连续的,场景屏变利用芯片的补偿处理,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的强弱,对背光灯的亮度进行精确管理控制。 当遇到大面积亮场的时候,控制芯片将自动调整光源的亮度,将亮场的亮度降下来,平均亮度随亮场面积的提高趋于平缓,改善亮场的层次感,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过亮刺眼;当遇到大面积暗场时,芯片将降低光源的亮度,同时通过亮度校正提升亮场部分,使画面中的黑色部分异常深邃、纯正,增强画面的对比度和层次感。 专家建议“屏变”技术应成为我国行业标准 “屏变”技术将会有效缓解传统液晶电视所给消费者带来的眩光问题,参加8月19日鉴定会的我国电子行业的著名专家已经给“屏变”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而中华预防医学会对“屏变”液晶在感官方面的影响所进行了实验测试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专家对“屏变”液晶电视在感官方面的影响所进行的实验测试表明,“屏变”液晶相比传统液晶电视能有效改善画质,电视画面色彩纯真,层次感丰富,大大了缓解视觉疲劳。 专家还一致认为,“屏变”技术对解决眩光污染这一社会健康问题具有重大的贡献,建议该技术应该成为今后液晶电视发展的方向和标准。与会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呼吁,为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着想,国内外其他彩电企业也应该在自己的产品上采用“屏变”技术。 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也宣称,也乐意与其他彩电企业分享“屏变”技术,希望创维呕心几年的技术成果能够给中国彩电业以及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地实惠和利益。他还呼吁,中国彩电业应该走出狭隘的价格竞争,希望更多地在技术层面上的合作。 据了解,为了解决传统液晶电视存在眩光现象的技术难题,创维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项目攻关小组,由创维国内七家技术研究院的专家组成,并多次赴美国硅谷考察研究。在这五年时间里,创维投入了近2000万的研究开发费用,经过了近1000次的研究实验对比,同时进行了近两年的新技术测试实验,才最终完成的。 (责任编辑:徐金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