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落下了帷幕。广东舞蹈学校派出了75人组成的师生代表队赴京,在“桃李杯”的舞台上一展风采,在六大项目十个组别的角逐中,一举夺得了34个奖,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创下了历届参赛最好纪录。 载誉归来之际,记者专访了该校校长李永祥。
“桃李杯”是3年一次的国家级舞蹈赛事,今年增加精品组合比赛内容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广东舞蹈学校的《广东排瑶长鼓舞组合》获得了该项目的一等奖。李永祥告诉记者,该赛事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学生为主要参赛对象的专业舞蹈比赛,与教学紧密相联。今年,大赛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组合引入赛事,为教学一线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和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这与“桃李杯”的初衷是相符的。
2000年至今,广东舞蹈学校参加了三届“桃李杯”比赛,2000年只获了1个铜奖,2003年获得了1个银奖,今年不仅获得多个银奖、铜奖,更囊括2金,从铜奖到金奖,不仅仅是比赛的奖牌多寡,而是对舞蹈艺术院校教学水平、舞蹈创编水平及办学成效的检阅、展示及对学校新人、新作及教学成果的认可。
广东舞蹈学校扎根岭南文化的沃土,无论从选手的组合体现,还是在集体舞的编排上都充分体现岭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本次大赛民间舞评委会专家在点评参赛的教学精品组合课《广东排瑶长鼓舞组合》、《广东英歌训练组合》时说:广东舞蹈学校的两堂精品课既有浓郁的岭南地域风格,同时也极具舞蹈课堂训练价值及舞蹈观赏价值,用行内话来说,叫做“有看头”。更为可喜的是,展现广东客家人生活的《稻草香》、选材于潮汕地区钱鼓舞的《听鼓仔》等,这些具有鲜活民族民间文化的作品都获得了好成绩,《稻草香》夺得群舞表演一等奖,剧目创编二等奖。
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有文化的舞蹈人才,广东舞蹈学校积极开展德育和质量工程建设。“舞蹈教学成果主要通过学生来呈现,‘桃李杯’大赛对参赛选手的检验是全方位的,选手不仅要有优秀的舞蹈技能和表演,也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李永祥说。学校从2004年开始实施“尖子培训计划”,打造德才兼备的舞蹈人才,这次参赛的选手就是从这个机制中选拔出来的。
说到学校这个团队,李永祥总是充满感情:“我们的优势之一就是这个集体团队协作精神非常好。”为了给广东争光,给学校争光,大赛中师生发扬了“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拼搏精神。由于抽签不“好彩”,全队年龄最小的陈倩雯、黄子微两位小将在一天内连续参加了中国舞少年乙组的决赛联排及决赛、群舞决赛联排及决赛,要往返于两个不同的剧场,可她们克服困难,凭借良好的素质,取得了好成绩,陈倩雯更是在少年乙组女选手剧目决赛中获得全场最高分9.91分。同行感叹说:“比赛赶场可是少见呀!”邓露同学既是单项选手,又是群舞的主要演员,当她腿部受伤,单项决赛和群舞决赛只可取其一的情况下,她毅然放弃了个人单项决赛,以保全实力参加群舞决赛。而领队郭嘉明老师吃着救心丹仍坚持工作……
2009年,是广东舞蹈学校50周年大庆的日子,李永祥表示,在50周年校庆时,拿出一批具有鲜明岭南风格的舞蹈精品。同时,学校将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并创造良好环境让他们安心教学;李永祥笑着说:“舞蹈老师一般是不愿拿笔的,为了提高老师的理论水平,除了抓教学实践,下一步学校还将注重引导老师进行学术理论研究。”为繁荣岭南文化“舞”出特色来,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的广东舞蹈学校又将整装待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