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家小院的农机具和小轿车。
本报记者 赵晓霞 摄
大户的风采
44岁的张顺是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人,种田大户。一进他家,四合院的地面铺了水泥,一溜车库就有三间,卷帘门;20岁的女儿迎出来,呵,高挑个,腰板直,穿着漂亮,是西北民族学院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她随手打开冰箱,拿出饮料待客。
“丫头上学这几年花了15万,她喜欢跳舞,我支持。”张顺笑笑,“1984年我当兵回来那时,说个媳妇要600元都拿不出。”如今,他家种着120亩棉花,妻子一人就管了,因为耕作全部机械化,张顺自己主要是到邻近的肃北县去开锰矿。
像张顺这样的人家,在瓜州可不是一户两户。九北村42岁的潘进财,家里正在砌楼房,厨卫俱全,装修讲究,还有两间车库。到老宅院里一看,农机具“大而全、小而全”:大型拖拉机、四轮车,加上播种机、打埂机、犁铧、耙等配套机具,摆了一院子,连打农药的喷雾器也是手动的机动的都有。
问起农机大户在瓜州的出现,县里镇里的干部一时语塞,说不出那些农机是怎么一台一台进村的,而印象深刻的却是早年间的顺口溜:“出了安西城(瓜州旧称),惟有南岔穷”;“姑娘宁肯走新疆下敦煌,不愿嫁给七工郎”。农机大户当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改革开放这20几年中,农民逐渐积累着自己的家产。整个瓜州县,现在大型拖拉机已经有120多台,四轮车户均1.2辆。如今国家还重点扶持农机大户,买一台大型拖拉机花9万元,国家补贴2万元。
一家一户的小块田地如何用大型农机?节水农业要求把地块缩小又如何使用大型农机?我们这些外来人想起来会头疼的问题,农民自有解决办法。潘进财说,翻耕土地时,大片土地连片翻,然后再根据需要打埂,分出张家李家的田、种棉种粮的地,各家各户交多少钱,不会乱。
能人的抱负
我们在九北村村头,看见一口机井正汩汩抽水。镇里干部介绍说,如今村里浇地的机井都承包给农户了,承包者要负责维护机井、管理机井和支付抽水的用电费用,用水的农户向他付钱买水浇地。潘进财说,他没有承包机井,因为他的长项是农机,谁要翻地、打埂就来花钱请他,而他则去机井户买水浇地。这种分工合作,使农村能人各得其所。
能人还有哪。记者正在七工村村委会采访,屋子外面一阵热闹,原来是村民们看见我们的采访车上有韩国斗山工程机械公司的标志,询问起斗山挖掘机的价钱来。瓜州的农民要买韩国的挖掘机?这真是想不到。
打听价钱的农民叫潘进智,他说,这些年附近地区包括本县都有很多工程,比如修铁路修公路,农民自带着工程机械和车辆去找活,能赚不少钱。潘进智说,农机的季节性强,只干3-4个月,多半年都闲着,总得干点别的;现在全县农民私人有挖掘机14台了,自己也想买;他已经有了一台装载机,是花16万元买的,只一年就赚回了本;买挖掘机虽然要六七十万,他也动心了,如果活路好,两三年就赚回来。
瓜州农民的“小九九”这么大气,听着都痛快!
乡下的魅力
当我们走进七工村文玉成老人家时,看到了又一类型的瓜州“农民”——从城里来到农村干活的“农民”。文玉成的儿子文占财本来在县城工作,下岗后考察到养兔赚钱,就回了乡下父亲的家,买饲料地,买种兔,联系市场,学习技术,研究饲料配方……
村干部介绍说,七工村现有20多户养兔,因为要技术,还不是所有人都能干,文化水平高的就先走一步先赚钱了。这些年,瓜州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技术、知识越来越密集的基础上,种棉、养殖都有科技示范户,农机修理技术也很普及。初中毕业生回乡种棉花,要经过“绿色证书”的培训。南岔镇农民有2500多户,拿到绿色证书的有2000多人,几乎每户都有技术能人。
在文家引着我们看兔子的是文占财的姐姐,她肤色白,穿戴素净,一看就是城里人,可说起养兔子,一套一套的:母兔种兔仔兔的饲料配方不一样;是河北的客商来收购;养5个月卖兔毛就能收回成本,卖兔皮就纯赚了;现在纯收入每月就有一万多元……难怪城里人要到乡下来发展,干农业也有成就感。
至于从城里到乡下摘棉花的市民,在瓜州就更多了。瓜州县城和附近城市的很多人到了摘棉花的季节,都放下城里的家务甚至工作到农村给农民打工。城里人在田野里摘棉花,农民给他们做午饭、发工资,那一定是道亮丽的风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