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马如龙手里的这只高跟鞋难倒了很多中国加工企业,利润颇丰的定单就这样流失了。 皮料材质的好坏、加工手艺的高下决定着不同产品的市场价值,也是中国和意大利企业利润的秘密所在。
一只高跟鞋引发的话题
“你说说内地的鞋厂能不能生产这样的高跟鞋?”8月底的一天,记者采访在广东做生意6年之久的意大利外贸商人艾文(VinicioEminenti),他拿出一只高跟鞋给记者看。他的拍档马如龙(MaruoCastellan)补充说:“每当我们把鞋子给生产厂家看,他们就说,你教我做,我就会做。他们无疑很擅长模仿,但一说到工艺的创新,就不行了。”
商务部长薄熙来曾经给欧洲商人算过一笔账,我国平均出口一件衬衣只能赚到0.3美分,出口8亿件衬衣的利润才可以买到一架空客A380客机。“三来一补”加工业曾经为广东经济的腾飞奠下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广东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道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创自有品牌,二是走专业化道路,深挖加工利润和附加值。两位意大利商人以他们在广东的经商经历说明,广东企业家需要把产品和市场精耕细作。
从讲“价”到讲“质”
艾文和马如龙开设的贸易咨询公司专门帮意大利进口商寻找合适的货品,并负责出口产品的质量控制等环节。他们位于中欧经济链条的中间一环,对中国产品的质量以及欧洲市场的认受性很有发言权。“不瞒你说,以前‘中国制造’产品在欧洲市场代表廉价商品,顾客要寻找高价和优质的产品,不会找‘中国制造’。不过近几年来,托我们采购的欧洲客商渐渐有所变化了,他们也开始愿意把高价的加工产品放在中国制造。”艾文对记者说。他还指着办公室一双作为货板的靴子举例说:“这双靴子,我们给工厂的价格是40-60美元,即出厂价约为人民币240-360元,价格挺高的,工厂应该可以赚到可观的加工利润。”
以前,艾文代表意大利客商到工厂下定单,打头第一句就是价钱,工厂为了争取客商的定单往往也争相压价,但如今艾文跟广东加工企业坐下来谈的第一件事是品质,看对方能不能做到他们需要的水平。他拿出一只高跟鞋对记者说:“这只高跟鞋周围要均匀安上珠子,做工要求很高。我们拿着这只鞋子给加工企业看,他们要我们演示工艺过程来看看。”
“中国制造”的贴牌产品质量上台阶,中国自有品牌的产品也亦步亦趋。艾文的企业还代理意大利皮革,他说现在广东的鞋厂和沙发企业也开始向他们购买贵价的皮革原料,生产出高价质优的产品再销往欧洲市场。他给记者展示了四种皮革原料,人造革、牛皮、骆驼皮和袋鼠皮,每平方尺价格从不到1美元到4美元不等,每种皮革质量高低立见。不过,他表示,鞋类和制造企业买到了贵价皮革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懂得处理皮革的人才找不到。
技术人才短缺
从做高跟鞋到处理皮革遇到的难题,无一不指向问题的根源——我们的职业教育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意大利的珠宝、衣服和鞋子代表高端的工艺水平,艾文和马如龙给中国工厂下单时经常遇到工厂要他们展示工艺的请求,这使他们很困惑——难道你们没有这方面的实用人才吗?据马如龙介绍,意大利在珠宝、制衣等方面有完善的职业教育,而且每个大制造企业就相当于一个学校,学生从学徒开始,不少最终成为这个行当的大师。以皮革为例,学生需要长期接触皮革原料,了解各种皮革的特性,掌握处理的方法,从纹路到色泽一一了然于胸,待进入企业后就能成为制作工艺的能手,并可以按客户的要求进行工艺改良。
广东时装行业缺少技术人才的信息也被意大利一个职业学校知道了,他们委托艾文和马如龙的企业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办时装行业的课程。不料艾文和马如龙却在广东碰了一鼻子灰。“我们算过,一个中国学生到意大利学习有关的课程,要申请留学,在银行做存款担保,过程非常繁复,加上学费和旅费、生活费等开销,很少中国学生能够支付得起。这所学校如果来到广东开分校,老师是意大利时装工业的技师和设计师,亲自到课堂授课,中国学生足不出国就可以接受先进的职业教育。但我们找过的学校只顾着打小算盘,一个班多少人,招多少人才能有钱赚,结果算下来课程亏本就不愿意合作。”马如龙说起这件事情很“窝火”。艾文认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能短视,培养实用型人才能使加工企业技术上台阶,进而可以争取高价定单,对这个地区是一个大好事,若职业教育部门只把眼睛盯在钱上,无疑将使这个地区的长远利益受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