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农业用水是水资源消耗大户。长期以来,因农村水利工程设施年久失修、受毁坏严重等,导致不少地方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用水纠纷不断发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通过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引导农民修渠补堰,管水节水,不仅恢复了灌溉面积,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本报南宁8月30日电记者罗昌爱报道:广西平果县在农村水利体制改革中,通过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受益农户对水利工程自己投入、自己建设、自己经营管理,调动农民管水节水积极性,给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注入活力,使农民增产增收。
平果县是个拥有46万人口的农业县,有耕地31.86万亩,十年九旱。上世纪70年代,全县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3603处,有效灌溉面积15.6万亩。近年来,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建设与经营管理暴露出一些问题:责任主体不明,投入资金不足,工程设施年久失修,受毁坏严重等。农村水利工程出现了政府管不来、农民不来管、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用水纠纷不断发生的局面。水价难定、水费难收、投入难筹、工程难管、用水难保、工程难搞。上世纪90年代初,平果县水利工程由3603处锐减到467处,设计灌溉面积从22.58万亩减少到1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从15.6万亩减少到10.31万亩。干旱缺水日趋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针对这一状况,从2004年起,平果县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建立农村水利新机制实施方案》,从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入手,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会,引导农民自己投入,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走“民建”、“民有”、“民用”、“民管”、“民营”的路子,调动受益群众办水利和节水的积极性。
到2006年3月,全县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269个,管辖各类水利工程370多处,占全县现有水利工程总数的80%。两年来,协会修复水利工程379处,完成1个流量以下渠道混凝土防渗288公里,比过去50年完成的总和还要多。群众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投工投劳30多万个工日,投工折资为750万元,合计总投入为1350万元。各级财政补助投入资金1031万元,全县农村水利(不含人饮工程)总投入2381万元,其中受益农户投资占总投资的57%。全县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投资投劳改善灌溉面积9.9万亩,恢复0.33万亩,协会所辖的灌溉面积10.23万亩,占全县现有灌溉面积的80%。
农业用水问题解决了,全县顺利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面积12000多亩,拓宽了致富门路。果化镇那吉村地良屯水利设施过去多年没投入,渠道崩塌,电灌站损坏无人维修,灌溉面积减少了50%。2004年协会成立后,家家户户参与水利管护,不仅恢复了灌溉面积,也减轻了农民为抗旱而增加的负担。协会还减少了水事纠纷,促进了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和谐。
为加强对协会的管理,平果县、乡两级分别建立了农村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新机制工作组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指导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各协会检查指导,保证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的数量与质量达标,保证工程质量不出问题。另一方面,县财政每年还拿出400万元维修水利设施。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后,平果县的水利工程建设速度、水资源优化配置、农村节水灌溉等方面均创建国以来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