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党委宣传部张世梅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全方位全系统的社会工程。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大环境下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为大学生构建起人生的支点
当前,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利益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变化,给大学校园文化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观念。面对新时代,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理性分析当代青年学生观念多元、利益多样、职业自主、生活个性、结群多向的特点,切实把握时代脉搏、遵循社会规律、抓住青年特色、打好主动仗,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以学生为本,确立价值核心——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和谐社会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价值。培养大学生祖国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境界;营造大学生在团体中发展健康个性、健全完美人格、丰富健康人生的人文氛围;养成大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文明和谐、全面发展的良好习惯;培养大学生在创造发展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顽强意志。
为大学生构建起人生的支点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大学生独立生存、独立人格、独立个性形成的起点和落脚点。培养大学生学会学习,打好持续发展的基础,获得物质支撑的能力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前提;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获得自我精神支撑的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培养大学生学会适应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能够积极顺利地得到外部世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大学生群体健康、全面、协调发展,必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调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民主法制实践,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识。通过实践教学、第二、第三课堂、三下乡、扶贫支教等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推动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识。在青年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青年学生应有的力量和智慧。
校园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创建学习型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创建学习型校园的举措:将大学视为一种生命体——“走进校园,我永远是学习者”。大学为我们每个教职员工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只要我们抓住它、挤时间去参与各项学习、学术活动,并在参与中用心去领悟、去思考,时间长了,我们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一种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知识冲破个体限制,提高整体的竞争力。校园作为一个大团队,教师素质高了、学生素质一定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软环境建设就会不断增强。通过学习,校园就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创建和谐型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型校园的建设包括:把以人为本、民主办学、依法治校的理念的落到实处;构建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环境;创造教师、党政管理、后勤服务三支队伍共同进步的氛围;营造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机关与学院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全方位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自觉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校园精神与校园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阳光心态培养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校园精神与校园行为规范。校园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建设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塑造以“求索”为核心价值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气质是大学的当务之急。通过培育校园精神,努力形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热爱专业、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优良学风和“团结、求实、博学、奉献”的校风。科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综合:大学为培养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相融合的大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掌握过硬的科技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知识,尤其是要掌握和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精华。在实践中只有具备科技与人文综合知识的人才,人生才会变得更丰富、生活才会变得更精彩、社会才会变得更和谐。阳光心态培养:进取、达观、宽容、责任。进取,是积极上进的意思。培养大学生积极上进的思想,为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达观,指处事待人的态度和气度。对人和蔼可亲、处事冷静、豁达大度,自然就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宽容,是心胸开阔、包容性强的意思。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能容忍别人的短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这就是宽容的博大内涵。责任,要有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