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重庆发布了全国历史上首个特大干旱红色预警后,抗旱应急专项预案启动。由于电力缺口很大,重庆决定对工业企业限电,以保证群众生活和抗旱救灾用电。市委书记汪洋说,GDP远不及人命重要,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 (见8月30日《重庆商报》)天灾考验政府应急能力和执政能力,天灾同时是执政理念、干部作风和民本意识的一张“试纸”——在六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面前,政府的关怀就是灾民的及时雨,而汪洋书记掷地有声的“GDP远不及人命重要”誓言,更是令人怦然心动。
有了这种理念,在一系列两难选择中,所有答案都毫不犹豫地向民生倾斜:宁可损失GDP和财政收入,也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灾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宁可干部面临千难万难,包括市长王鸿举亲自向四川省省长张中伟紧急“借电”,也不能让老百姓一筹莫展……由各级各部门和驻渝部队官兵组成的抗旱队伍火速驰援灾区,给群众带来了莫大安慰;及时启动的“挖井找水”工程,已打机井近3万眼;在深入开展的送水活动中,8682辆机动送水车累计送水45.85万辆次;政府迅速组织起10万民工赴新疆摘棉花,保证每个民工在一个月内挣到2000元劳务费,力争减产不减收——那个大写的“人”字,涌出了一汪汪制度关怀的纯净泉水,滋润着灾民们的心。
离开了民生血脉的GDP,只能是一组枯燥数字,一种失去灵魂活力、感情理智的政绩符号。“人命重于GDP”,散发着民本意识,折射着济世情怀,生动地诠释着科学发展观。我们希望,它不能只作为天灾面前的应急之策,更应成为深深烙进每个领导干部头脑深处的执政理念,体现在公共管理、公共决策和行政行为的每个具体环节之中。
人的生命具有不可逆转性,所有的发展成果都是为了造福黎民百姓、让全社会共享。只有每个官员真正领悟了“人命重于GDP”,真正做到了“人命重于GDP”,那些“带血的GDP”、“注水的GDP”、“被污染的GDP”、“浪费资源的GDP”才会被彻底逐出公众视野,那种不惜代价创造GDP的怪现象才会永远消失。张培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