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吴晶 周雷)由中国主办的首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31日在北京举行。亚洲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美术馆馆长在北京呼吁:警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携手防止“东方文化的失语”。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说:“经济全球化使美术界充斥着西方话语,亚洲美术馆的发展也面临威胁。这是亚洲各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张培成说,2004年印度尼西亚现代美术在该馆展出,反响很好。但上海美术界专业人士都认为该展览中的作品虽然具备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特点,但其地域特点越来越模糊。在该馆展出过的伊朗、埃及等东方古国的美术作品,也不再具有非常鲜明的美术形态。
他认为,亚洲各国美术之间的差别和边界已越来越模糊。人们都在谈论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但很少有人想过这是东方的全球化还是西方的全球化。很多亚洲艺术家的潜意识里是“取悦西方”,他们认为西方的文化优于本土的文化。许多亚洲的当代艺术具有非常明确的政治指向,而往往这种艺术品在西方大受欢迎。
“文化不应有优劣之分,应保存其自身的特点。否则还将威胁国家文化安全。”他说,亚洲各国应给予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更多关注。对于各类本土艺术语言,应该保持宽广的襟怀,给予最好的文化生态。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说,亚洲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家已开始思考如何处理当代性和地域性的关系,许多国际化的当代艺术作品实际上也考虑到了地域的因素。在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一些艺术家尝试用皮影来进行当代形式的艺术创作。
“当代的形式只是一种表现方法,其背后的灵感仍然是传统的。”他说。一些亚洲艺术家通过当代的表现形式将东方的水墨画推向国际。
郭建超说,新加坡美术馆今年将与日本和韩国的同行共同举办一个亚洲立体派越界对话的主题展览。众所周知毕加索是立体派的创始人,我们就是要通过一个全球化的艺术主题,探讨亚洲各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对西方艺术的回应。
印度尼西亚国家美术馆馆长图伯格斯·萨卡莫纳说:“经济全球化的确给人们带来好处,但文化如果全球化,世界就太单调了。东方应完全与西方展开文化的平等对话。这也是亚洲美术馆论坛的意义所在。
首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是第8届亚洲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艺术节于8月31日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
|